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理论观察】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

张莉 岳奎

2022年10月08日13:2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创造的成绩的深刻总结,彰显了中华民族高度的道路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意义深远。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道路。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着眼中国实际不断探索,致力于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历经28年的艰苦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摸索提供了制度和政权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组织优势,着眼长远战略规划,有步调、讲策略、分阶段地建立了较为完整和独立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雏型初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赓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支持和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举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蕴。历史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自成立起,中国共产党便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把全国人民从剥削压迫中解救出来,在农村努力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在城市重建公共设施和社会秩序并推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发展,城乡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封锁,中国共产党从增强国力方面着手给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一化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等举措,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这为人民安定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行动指南,采取先富帮后富、沿海带动内地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形式推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采取多元措施消除了绝对贫困,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如期得以完成。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的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执政要略之一,采取把共同富裕目标分阶段完成的方式,争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致力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百年不断探索的重要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鉴于大多数人民无法达到温饱水平的实际,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将解决人民物质需求作为当时局部执政的重要施政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顺应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积极提高生产力,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因之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以工业化、科技化、先进化等形式飞速提升,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精神空虚和物质主义膨胀等负面影响,我们确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总体布局。新世纪以来,鉴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步,我们确立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实际,把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兼具协调各文明和全面发展两大特征的现代化,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中开辟出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世界现代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基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互相协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源头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它打破了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昭示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为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要始终坚定不移的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不断自主创新中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刘圆圆、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