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张 旭

2022年09月07日09:32    来源:《红旗文稿》2022/15

原标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全新阐释,深刻阐明了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强调不要把国家确定的调控目标作为各地经济增长的底线,更不要相互攀比甚至层层加码,要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强调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加上世界经济也在深度调整,发展环境十分复杂,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进行改革调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8字新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些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系统总结,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应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新发展理念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经济实践结合起来,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作出了全新总结和概括。

  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我们党逐渐加深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必须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体现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整体性认识和系统性认识。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

  

  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下好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等关系上,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是重要任务。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我们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风险挑战不容忽视。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主动参与、推动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就覆盖面而言,共享是全民共享;就内容而言,共享是全面共享;就实现途径而言,共享是共建共享;就推进进程而言,共享是渐进共享。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决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立足于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分配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涉及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突出强调完善战略布局,做到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逆全球化形势,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全面阐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完整内涵,即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针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当前,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