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城市家书”凝聚文化力量(现场评论)

刘成友

2022年05月26日07: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3、4月份,在辽宁沈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时刻,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发出致沈阳市民的3封公开信,号召大家积极配合支持防控工作。3封信,有客观理性的要求,有贴近人心的温情,打动了许多市民。

不少热心市民提笔展纸,也写下给这座城市的“家书”。“我们在坚守,在居家隔离中也满怀希望,南风轻拂,楼前花树的芽苞吐蕊了,春天来了,我们有信心,在不远的时日走出家门……现在是最紧要关头,决不能松劲儿,我们所期待的美好就要来了。”沈阳作家赵凯在《致我亲爱的沈阳》中所写的一段话,让更多人自发汇入写作“家书”的队伍中,积极为抗疫凝聚正能量。

尺素传深情,家书抵万金。城市是市民共同的家,给自己的城市写一封信,传递温暖、坚定信心,就是“城市家书”的意义。沈阳广播电视台利用全媒体矩阵,组织了“沈阳家书”融媒体传播活动,将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再创作成融媒体产品。众多沈阳市民把抗疫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在给亲友的家信中,写在给城市的回信里,激发了“每一位沈阳人都是这座城市的英雄”的共鸣,展示了广大市民与城市共担风雨的信心。

流淌在温暖深情的“城市家书”中的,有身处异乡的沈阳人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有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对家人的牵挂和战胜疫情的决心,有小超市老板“不闭店、不涨价、全力保民生”的温暖承诺,有抗美援朝老战士为抗疫鼓呼的拳拳爱国之情,也有81岁老母亲带领全家齐当志愿者并提笔写下“沈阳从来不缺英雄”的壮语……一封封“沈阳家书”,成为市民传递真情的心灵纽带、文化桥梁,让疫情中的人们鼓起勇气信心,坚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家书”情意重,浸润着众志成城的奋进之力、舍我其谁的大义情怀,汇聚成一道独特的城市文明风景。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需要相互关爱、守望相助,越需要精神定力和文化凝聚力。在首届“家书沈阳”文化传播论坛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指出:“成千上万的家书,把亲人之爱、桑梓之恋这些深厚的情愫,灌注在共赴家国的使命担当之中,是这座历史名城文化性格的一次集中表达。”共同抗疫、凝心聚力、协作担当,需要个体的主动自觉,也需要全社会的勠力同心。“城市家书”以自发的文化交响,为城市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能。正是这份文化共振,把千百万人的价值追求汇聚起来,催生出上下同欲、肝胆相照的精神气质,给一座城市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

春风百里万巷亲,星火成炬锦书来。好的家书让人沉静、催人进取,“城市家书”凝聚着市民共识、弘扬着美德大爱。这种文化的力量,有助于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真情沟通、良性互动的桥梁,也有助于提升城市文明,形成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能胜利。前进道路上,只要携手同心、风雨同舟,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作者为本报辽宁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6日 05 版)

(责编:彭静、万鹏)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