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陈金龙

2022年01月05日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以中共党史研究为基础,可以说,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与开拓中共党史研究领域、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空间、开阔中共党史研究视野、更新中共党史研究方法紧密相关,这也是学术界需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基于历史主题深化中共党史研究

历史主题是历史发展的主脉,历史主线是历史主题的展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为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坐标和指引,为“中华民族复兴史”研究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需要学术界做出进一步的阐释。比如,确立历史主题的依据有哪些,历史主题与历史主线的关系如何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确立、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是确立历史主题的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是历史主题的展开和表现。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四个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历史成就和历史地位也并不完全一样。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进行了总体性概括。各个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历史成就如何具体概括,历史地位如何具体界定,《决议》展开进行了具体论述,不仅为党史研究提供了遵循,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

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主题,为评价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要理论、制度体系提供了参照。如中国共产党诞生、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党的领袖人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党的历史上历次重要会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谋划和布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作用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阐释。

回应现实关切深化中共党史研究

现实由历史发展而来,不了解历史难以把握现实、回答现实问题,关注现实、回应现实,是中共党史研究应有的取向,也是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空间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都是中共党史研究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历史地位、历史经验需要系统总结和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文化底蕴,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内在结构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等,需要深入思考和阐释。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展如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特征是什么,如何实现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等,需要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如何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是什么等,需要深入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现实,也是历史。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起,就开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始起步;改革的过程是国家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彰显中共党史研究服务现实的功能,也有利于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的空间。

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全过程,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与经验,有利于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系统总结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史与经验,有利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也是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需要关切的问题。

开拓新领域深化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创新的关键在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打开观察中共党史的新窗口,呈现中共党史的新面相。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中国翻译、传播的历史,学术界研究较多;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中国的阅读和阐释,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阅读史、阐释史,学术界关注较少。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经典文献,不同时期中国读者是如何阅读和阐释的,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围绕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阅读、阐释进行研究,揭示阅读、阐释的方法、视角和效果,说明从中提取的理论资源及其发展,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核心概念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细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共党史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情感的政党,对历史的珍视之情、对人民的敬重之情、对国家的挚爱之情、对民族的自豪之情、对政党的自信之情和对世界的奉献之情,是中国共产党情感的主要面相。中国共产党情感史是以往学术界关注较少的领域,深化中国共产党情感史的研究,揭示中国共产党情感形成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文化底蕴,阐释中国共产党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效果,有利于开拓中共党史研究的新领域。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丰厚的历史积淀,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立体研究改革开放史,既要从中共党史的角度来研究,也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研究;既研究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史,也研究改革开放的理论思想史;既研究中央改革开放的决策,也研究地方层面改革开放的实施;还要将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发展大势结合进行研究。

更新视野方法深化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对于深化中共党史研究至关重要。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共党史,融入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共党史,开展中共党史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有助于深化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的发生和发展,有其深厚底蕴和宽广背景,研究中共党史要有大历史观。一方面,将中共党史置于中华文明发展史背景下来考察,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深刻影响,诠释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揭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中华文明史发展传承的深远意义。同时,将中共党史置于中国近现代史背景下来审视,诠释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担当和贡献。另一方面,中共党史是在世界背景下发生的,与国际社会紧密相连,研究中共党史,说明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注意考察相关国际因素的影响。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研究中共党史要置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社会主义史、人类文明发展史背景下来考察,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世界历史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共党史具有多重面相,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重要趋势。研究中共党史需要借鉴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学科交叉的优势,才能多维度呈现历史、揭示历史演进规律。

学术交流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共党史研究要注重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一方面将国内中共党史研究的成果传播到海外,扩大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将海外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成果译介到国内,及时把握海外中共党史的研究动态,搜集整理海外关于中共党史的资料,借鉴其中的合理观点和科学研究方法。

(作者:陈金龙,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编:代晓灵、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