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广文
2021年12月06日08:13 来源:光明日报
【学术笔谈】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立足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关切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所彰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约请三位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从不同维度展开研讨,以期引发学界对这一重大议题的进一步关注。
以建党百年为标志,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而百年中国的现代化奋斗实践又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
人类近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表明,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既是人类社会形态的一次转型,也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而这一历史转换必然要经历现代化的洗礼。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立场,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现代化大工业“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做好了准备”。人类开始真正形成了世界范围的普遍交往。
马克思的思想启示人们,现代化作为人类近代文明的发展形式,是每一个民族国家都需要认真面对的时代课题。现代化在其内涵展开方面,则表现为经济上的工业化,即用现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即用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观念,以法治取代人治;思想上的理性化,即以民主和科学的理念取代教会的精神独裁,等等。在人类500多年的现代化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视角概括总结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文明演进的过程与经验,提出了带有一定启示性的现代化实践原则与认识成果。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是被动进入世界现代化发展大潮之中的,即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追赶型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殚精竭虑、前赴后继,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力甚至是生命,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每一次重大历史变革的背后都饱含着艰辛曲折的现代化探索历程。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步入了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时代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就将现代化提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初步构想,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诚如《决议》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二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选择,使得中国在历经了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成功地向世界贡献了现代化实践的中国方案。这具体表现在:
首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放眼世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是前所未有的。中国自古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可谓一贫如洗、百废待兴,而大规模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和原料,这无形中会加剧工业农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此外,我们还要应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封锁。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潮,国内外各种“历时性”矛盾问题(如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而今以“共时性”方式集中呈现出来,需要我们予以统筹解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才找到了自己现代化实践的独特历史方位——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而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现代化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本质,更表明它是惠及社会全体成员、致力于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其次,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实践探索成功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表明,现代化作为全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目标的确有其普遍特征,但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径或模式,每个民族国家基于特殊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现实国情,其现代化实践也会呈现出个性特色,因此不能简单模仿照搬西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说,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多元并存才是真实的世界图景。一个国家如果忽略自己的发展个性,走照搬西方的依附性现代化之路,终究会迷失发展方向,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基于这一清醒认识,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展开来看,我们一方面向世界开放、借鉴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另一方面则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图景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图景既丰富拓展了人类现代化的共同价值内涵,又彰显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多样性。
再次,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有效达成二者的共时性存在。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当今世界每一个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必须认真面对的时代课题。毋庸置疑,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衔接。法国思想家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指出,我们不应该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表明现代化与其他文化形态是可以兼容的。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强调文化的和谐共生、交流互鉴,强调现代化不会只有一个模式,只有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人类的现代化形态才会五彩缤纷、各具特色。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现代化实践表明,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振兴,必须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同时现代化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日益彰显,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带来了新机遇。
最后,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发展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整体性转型。在以我为主、“走自己的路”的前提下,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在实践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现代化是一个社会文明状态全方位转型的过程,牵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表明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立足现代化的复杂系统来布局谋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不但要致力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还要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发言说:“西方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表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而中国赋予‘现代化’新的内涵,为全世界上了一课。”今天,我们从人类文明新形态视角来看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其历史意义是深远的。人类现代化不能只有一个模式,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其现代化的实践方式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色。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自觉将自身的现代化实践与世界发展的潮流相融合,建设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文化自信,也客观上推动了自身发展经验的世界性共享。
(作者:邹广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