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汪建新

2021年10月11日08:53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风卷红旗过大关

  《毛泽东年谱》在“1930年2月”(最后一段“同月”)条目下记载:

  行军途中,在“马背上哼成”了《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一首:“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是毛泽东以“减字木兰花”词牌填的唯一作品。这首词写得既浑厚奔放,又含蓄蕴藉,通过纪实军事行动,颂扬了红四军在古田会议后所激发的斗志昂扬、雷厉风行的精神风貌,刻画了红军将士的顽强精神和必胜信心。

  一

  古田会议后,红四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闽西根据地的“三省会剿”,于1930年1月由福建进入江西广昌地区。1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从广昌进入宁都,在东韶与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会合。之后,分兵出击宁都、永丰、广昌等县,扩大赣南革命根据地。为了推动赣西南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四军前委和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在吉安县东南的陂头召开联席会议,史称陂头会议。会议确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苏维埃区域、深入土地革命和扩大工农武装。会议决定集中红军第四、第五、第六军,夺取江西全省政权,第一步先打吉安;为了协调统一行动,决定将以前中央指导的红四军前委扩大为领导红四、红五、红六军及赣西南、闽西、东江、湘赣边等地区斗争的中共共同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会后,各路红军由不同方向向吉安进军。红四军奉命由藤田地区经水南向吉安推进,打算先攻取吉水县城。此时,蒋介石急令吉安守军加强防务,并从湖北调兵驰援江西。2月20日,敌军到达吉水县城和乌江镇一线。于是,红军放弃原定夺取吉水的计划,指挥红四军和红六军第二纵队,在赣西南地方武装配合下,实行诱敌深入作战方针,于吉安、吉水两县交界的水南、值夏一带向国民党军发起猛烈进攻。是役,歼灭该敌大部,击伤其旅长,俘虏16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取得了古田会议后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此后,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分兵游击,促进了赣西南、闽赣边界、湘鄂赣边界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自广昌向吉安进发的行军途中,天降大雪。面对漫天风雪,毛泽东诗思泉涌,写下了这首豪气冲天的词作。这首词可看作《如梦令·元旦》的姊妹篇。《元旦》写的是突围,是战略转移。《广昌路上》写的是进攻,是“夺取江西计划”的组成部分。

  《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所载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指出:“红军攻打吉安,在一九三〇年有九次之多。第一次在二月,第二次在四月初旬,第三次在四月下旬,第五次在六月,第六、七两次是在六、七月间,第八次是在八月下旬,第九次是在九、十月之间。就只有第一次是在冬末,可以下大雪,其余八次都不可能下雪。故可以推定,这首《减字木兰花》是作于一九三〇年二月。靠着主席这首词倒留下了一个气候上的记录,当年二月赣西南一带是在下着大雪的。”

  二

  词的上阕描写雪里行军的壮景,反映了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刻画了红军高昂的战斗激情、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以及行军的雄壮气势。

  “漫天皆白”,起句脱口而出,自然流畅,境界寥廓。“漫天”形容风雪之大之猛,疾风卷雪,极富动感和空间感。“皆白”显示山川原野,素裹银装,写出冰天雪地一片白的自然景观。

  “雪里行军情更迫”,由景物描写转入叙事和抒情。“情更迫”三个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恶劣天气挡不住英雄红军行军步伐,官兵毅然顶风冒雪行进,而且精神更加振奋,完成任务的心情更加急迫。“走”是为了“打”,“打”是为了“胜”,“胜”是为了“民”。古田会议之后,红军官兵的军事自觉和政治自觉都有了显著提升。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貌似写景句,实则通过景象描述进一步抒写工农红军的斗志与激情。“头上高山”,有山中行军之意。赣南多山,途中群峰迭起,悬崖峭壁。诗人回首来路,展望前程,千丈高山之下,风萧萧,雪漫漫,旗猎猎,人奕奕。一路有“高山”“风”“大关”阻挡,而“红旗”意象展现了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凸显红军官兵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一问一答,交待了红军的战略意向,但又没有具体指明。这样写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而且给人以朦胧感,展现了军事行动的隐蔽性。古典诗词中,经常用“迷漫”“风烟”这类词写前景的渺不可知,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柳永词《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但是,只要看结尾两句,便可知毛泽东作品不同于古诗词,“迷漫”并不意味着“对前途彷徨无所知”。毛泽东师古而不泥古,赋予传统意象以新的意蕴。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结句像一声惊雷,刚劲有力,不仅更加明确具体点明了行军作战的目标,而且写出红军一声令下,军民一齐动员,千军万马齐头并进的声威,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打响。用词看似平易浅显却情实意深,鲜明抒发了作者对这一重要指令颁布的喜悦心情,尤其是看到工农武装浩浩荡荡去开拓红色区域的兴奋感。“十万工农下吉安”,极其生动地烘托出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正呈星火燎原之势。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全词只有44个字,写雪景的只有两句共8个字,“漫天皆白”和“风雪迷漫”,词语精炼,真是大笔写意。漫天风雪中,红旗在翻舞,人马在飞腾,山岳在动摇。

  三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传抄稿与正式发表稿有所不同。传抄稿的词题为《减字木兰花·攻吉安》,“漫天皆白”原为“满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句,传抄稿和手迹均作“雪里行军情更切”,《人民文学》发表时为“雪里行军无翠柏”。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改为“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去”句,《人民文学》发表时句末为逗号,《毛主席诗词》出版时改作问号。“赣江风雪迷漫处”,传抄稿为“赣江云雾迷漫处”。“风卷红旗过大关”,传抄稿和手迹均作“风卷红旗冻不翻”。

  关于原先“雪里行军无翠柏”一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指柏树。因为大雪覆盖,翠柏都变成玉树琼枝,分不清树种了。然而,《北京青年报》2002年5月4日的《傅柏翠曾与毛泽东论诗赋》一文,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翠柏”是指闽西的傅柏翠。傅柏翠是福建上杭县人。1929年6月,闽西地方红军和部分赤卫队合编为红四军第四纵队,傅柏翠任第四纵队纵队长和前委委员。在闽西期间,毛泽东可能与傅柏翠有过交往,甚至曾经谈诗论赋。但是,“雪里行军无翠柏”只是毛泽东的一种景物描写,就此推论这是毛泽东写的藏名诗,说“翠柏”是指傅柏翠,存在明显的望文生义,也缺乏史实证据。毛泽东后来将诗句改成“雪里行军情更迫”,完全合乎常理。因为赣南地区林木茂盛,柏树显然不是主要树种,更不是唯一树种。“情更迫”三个字改得恰如其分,堪称神来之笔,使红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东方出版社2004年12月版、萧永义著的《毛泽东诗词史话》披露了一则珍闻。著名诗人、野草诗社的程光锐讲述了一件往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1月15日,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这天的会议几乎成为欢迎中国代表团的盛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利驻联合国代表在大会上,热情洋溢地朗诵了毛泽东的这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赢得各国代表团热烈长久的掌声。毛泽东不会想到,他40年前在中国南方群山中顶风冒雪行军时哼成的一首诗,竟会在一个国际场合被人吟诵而且得到热烈反响。那白雪、那红旗、那气魄,穿越时空,给国际友人留下深刻印象。

(责编:刘圆圆、万鹏)
相关专题
· 汪建新专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