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

张占斌 王学凯

2021年08月25日10:52    

从农业社会迈进工业社会,再向知识社会和更高阶段的社会转型,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经济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将现代化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方向。历经百年探索,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一、从马克思主义看世界现代化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现代大工业、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关系等词汇频频出现,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对推动现代化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现代化的认识具有启发性意义。

(一)资本主义是世界现代化的“阶段性重合”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通过现代工业、科技革命实现生产方式大变革、社会整体转型变迁与文明发展进步,这被认为是广义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在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引起了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工具的大规模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转过来促进了工业范围的扩大”“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1]资本主义现代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一次重要的飞跃。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存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一天天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等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资本主义是世界现代化的“阶段性重合”,[3]换言之,世界现代化进程不会因为没有资本主义而停滞不前,资本主义只是恰好在某个时段出现,并对世界现代化起着推动作用。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

从社会形态更替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具体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跨越“卡夫丁峡谷”(注: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时期,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且强迫他们通过“牛轭”。这被认为是对战败军的最大羞辱。“通过卡夫丁峡谷”一语即由此而来,意即遭受最大的侮辱。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一典故,表达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带来的灾难和挫折。)设想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使其无法成为世界现代化的“最终结果”,那么是否存在跨越资本主义对内压迫、对外掠夺的现代化之路呢?在分析俄国农民公社的案例中,马克思认为“必须有俄国革命”,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的结果”,并将俄国革命作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那么俄国就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4]二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仍发挥着作用,“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5]三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赖以生存和统治的基本条件是资本私有、雇佣劳动,但工业进步使得无产阶级更加紧密团结,从而抽掉了“资产阶级借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6]

(三)世界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世界现代化既是物的现代化,将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也是人的现代化,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将人分割,流水线上的工人只能做简单重复的劳动,是一种片面畸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又包括人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还包括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包括人与自然的全面关系与和谐统一。其次是人的自由发展。人不应被物统治,人的行动应当是自愿自主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将工人劳动和异化(注:异化,指的是人创造的物不为人所用,反而与人对立,甚至对人实行支配和奴役。)相联系,商品是工人通过劳动产生的物,但这种物被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方式无偿占有,工人要想使用商品(特别是生活资料),必须受制于资本家而参与劳动,劳动变得不自由。并且,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商品获得了独立的价值,这种价值演化为社会财富的象征,人只有通过不断劳动才能获得社会认可,价值由人创造但不以劳动者意志为转移,反而使得劳动者趋之若鹜、顶礼膜拜,“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7]然后是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充分发挥。[8]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创造性的能力,世界现代化要以发挥人的创造性能力为基础和目标,让人将剩余劳动时间转化为可自由支配时间,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能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演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演进

关于什么是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单一到全面的认识过程。革命时期,现代化只是作为一个目标而存在,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9]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10]等表述零星出现在党的文献中,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现代化的概念,但并没有阐述详细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的内涵逐步明确。1954年,周恩来提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1]首次细化了现代化的内涵。随后,“现代化大生产”“现代化军事科学技术”“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经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等概念频频出现。1964年,周恩来再次将现代化目标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2]“四个现代化”目标更加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成为新时期党的文献中的高频词,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更为丰富,除了包括“四个现代化”的内容,还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等制度,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随着现代化内涵的不断拓展,“四个现代化”逐渐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拓展了新发展阶段现代化的内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

从世界现代化的一般内涵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般性。就当前来说,世界现代化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要达到一定水平,使得一个国家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和信息社会转型,未来还可能转向更加先进的社会形态。根据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世界现代化的量化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农业产值占比、非农就业占比、服务业占比、城镇化率、大学普及率、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医生情况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7年,全世界只有20个现代化国家,数量较少且占比稳定,中国在世界现代化综合指数排名第64位,呈“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区域差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特征。具体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是14亿多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即人口规模巨大,经济规模巨大,超级复杂和难度极大的现代化。第三,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就是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逐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光有物质的发展而精神世界空虚也不是现代化,需要的是两个文明相协调相统一互动,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现代化。第五,是传承中国文化和光耀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也就是说要能够进一步地把老祖宗、中国共产党和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予以传承、发扬和光大。第六,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即要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现代化,靠制度安排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和大自然建立友好型的社会,通过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国家,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统一并超越传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第八,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就是要走一条不靠发动战争、不殖民掠夺、不欺负弱小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中国既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者,更将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演进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关于用什么理念发展现代化,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三座大山”是首要任务,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才能为现代化打开前进通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创造了前提和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了“综合平衡地恢复经济”的理念。饱受多年战乱之苦,新中国成立之初,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条件极为艰苦,外部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内部则有多方面的风险挑战。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得以明确。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充分显示出当时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艰难困境。在这个阶段,指导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是“综合平衡地恢复经济”,一方面,需要快速恢复国民经济,1956年毛泽东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另一方面,坚持在综合平衡中前进,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反映了当时急于改变落后现状的良好愿望,但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不足,这一理念并未得到真正落实,现代化建设在曲折波动中前进。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重新步入轨道。在考察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程度以及总结反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训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一系列关于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思想,逐步确立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良好外部环境下,要尽可能地抓住发展机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将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因为只有实现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得以稳步推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发展阶段的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国际层面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层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理念。表面上看,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全面、不可持续问题提出来的,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有我国工业化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作为理论依据。新发展理念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的重要法宝。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步骤演进

关于现代化的实施步骤,中国共产党根据发展水平不断调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何时结束战争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对于现代化并未设置明确的步骤,只是根据“经济服务于战争”,制定相应的政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设想。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同时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不论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还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中国共产党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过,“三大改造”很快完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需要15年时间,第二步是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的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得到了全党的认同,最后成为全党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较为牢固。基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个阶段”安排,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第一个阶段,从2020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奋斗史,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从被动现代化走向主动现代化

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十分稳定,农耕文明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但这种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社会转型,尤其是当欧洲大陆开展工业革命、开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之时,当时的清政府仍“抱残守缺”。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稳定性,中国被迫加入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尽管不断尝试向工业化转型,但是由于屡受外敌侵略,这种现代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动的,是痛苦的。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打开了前进通道,中国开启主动现代化的征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多年的奋斗,中国从近代历史上的贫弱衰败走向现代历史上振兴繁荣,从唐宋之后的农业文明走向当代现代化的工业文明。从政治看,新中国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实现了国家空前的独立统一和民族团结。从经济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官僚资本,逐步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科技看,新中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不断改革探索独具特色的体制机制,有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从民生看,人民群众生活和教育文化各项社会事业有很大发展,民生保障不断改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实现了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贫目标,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从国防看,我们结束了旧中国屡受外国欺凌侵略的屈辱历史,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挫败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武装挑衅,巩固的国防使祖国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全有了坚强保障。从外交看,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建设开放型国际经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这是载入人类史册的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4]

(二)从外源式现代化走向内生性现代化

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求索,试图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方案。特别是辛亥革命之后,现代化方案都是外源式的,即经济上完全效仿西方工业化路径,政治上完全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文化上完全尊崇西方文明。事实上,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世界上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罔顾国情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往往可能弄得一塌糊涂、不利于本国更好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不顾本国国情和历史背景、盲目照搬照抄他国做法,很有可能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坚定地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并为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系列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步找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方案,这种方案考虑了中国国情,是一种内生性现代化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阶段”,将原定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前了15年,这是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做出的必然选择。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五大文明”看,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从国家治理看,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国际影响看,我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从人民生活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总的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璀璨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从单一现代化走向全面高质量现代化

诚然,限于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单一现代化。但是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演进可见一斑。从简单到复杂、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致力于实现全面高质量现代化,需要牢牢把握三个“新”的要义,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强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新冠肺炎疫情能否随疫苗的广泛接种而有所缓解甚至消除具有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诸如此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发展阶段的大挑战、新挑战也孕育着大机遇、新机遇,多年以来的发展形成了显著的制度优势、攀升的治理效能、长期向好的经济、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发展韧性和稳定的社会大局,这是新发展阶段育先机、开新局的基础。

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城乡、区域协调突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旨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放要求实现互利共赢,共享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逐步共同富裕。

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是统筹效率与公平、发展和安全的决策部署,是提高人民福祉的主动选择。

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工业化历程已经走过260余年。纵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站在历史新起点,要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是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领导。各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发挥着关键作用。世界现代化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达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先行进入现代化,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动苏联开启现代化,正是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走向世界现代化的新道路,世界现代化在中国有了探索者、实践者。中国现代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840年以来,从洋务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无数仁人志士追求国家现代化,但事实证明,社会改良和资本主义革命不能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化。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引领指导。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的认识,揭示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推演出世界现代化的终极结果,提出了世界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有着科学而深刻的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指引方向。

三是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现代化从来没有统一的模式,更没有固定的标准,各国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历史文化等都存在差异,对于如何实现现代化应当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方案。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方面有着较为成功的经验,但历史和事实证明,如果不顾国情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经验,结果可能是陷入发展困境,甚至出现社会动荡。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就要求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握基本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规划,走符合中国自己国情、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追求。世界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只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革命年代带领人民“站起来”,在建设年代带领人民“富起来”和“强起来”,人民的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人民的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更加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绝对贫困成为历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现代化不是一个口号,需要脚踏实地落实,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无不充满着改革开放的思想。改革开放,就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1,470,479.

[3]叶险明.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解读[J].哲学研究,202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30-45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9.

[8]陈刚.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5(06).

[9]周恩来军事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5-86.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11][12]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2,439.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73.

[14]张占斌.“中国道路”探索与新中国七十年成就[J].中共党史研究,2019(9).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研究”(21ZDA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防范金融风险与稳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20CJY063)。

[作者简介]张占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学凯(通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8期)

(责编:刘圆圆、万鹏)
相关专题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