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这里就是中国的未来”——读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突破封锁访延安——1944年的通讯和家书》

蔡嘉生

2021年07月07日08:16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这里就是中国的未来”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是国际知名记者和作家,1915年出生在波兰华沙,两年后随父母移居中国。抗战时期,他作为《纽约时报》记者对中国战场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其间加入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积极宣传抗日斗争并为中国争取国际援助。1944年,他突破国民党的封锁,以“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的身份访问延安,写下大量的新闻报道和家书,得出“这里就是中国的未来”的深刻结论。1995年,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爱泼斯坦专门将其当年发往《纽约时报》的25篇通讯和写给妻子的14封家书结集成书,为后人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活动提供了许多鲜活材料。该书篇幅并不长,只有10余万字,但它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中国抗战与革命,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道路的艰辛不易与光明前景。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言,“这本书有助于读者懂得是什么精神孕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八路军在打仗,打得很艰苦而且打得很成功”。抗战后期,国民党一直严密封锁陕甘宁边区,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竭尽污蔑,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中外各界难以同延安建立联系,更无法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1944年6月,在各方力量的努力运作下,包括6位国际通讯社记者在内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共21人突破封锁访问延安。参观团到达延安后,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热情接待,并在这里进行了深入考察。

爱泼斯坦曾经在国统区进行过长时间的采访参观,因此或多或少受到国民党宣传部门的影响。到了延安之后,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有了全新认识。在考察了八路军晋绥军区军需处后,爱泼斯坦写下了《为解放提供给养》这篇通讯。其中提到,“这里的武器仓库里有许多日本武器,比我见到傲然展览在中国其他地区战利品陈列室里的还要多,其中有大炮、机关枪、步枪、弹药、催泪弹和糜烂毒气弹的圆筒……”显然,八路军的军需物资主要来自战场缴获,这让国民党鼓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不攻自灭。作者感慨道:“与国民党硬说八路军未和日军作战这种造谣中伤相反,八路军在打仗,打得很艰苦而且打得很成功。”同时,他们还目睹了八路军对敌人的两次袭击,成功摧毁敌军碉堡数十座,从而对“共产党的军队和当地居民在华北进行的人民战争的性质、深度和各种形式都获得具体的了解”。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参观团还亲眼见识到八路军的英勇作战。爱泼斯坦在途中遇到一位美国战斗机飞行员约瑟夫·巴格里奥,他的飞机被日军击落,但又幸运地被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发现并救起,正护送前往陕甘宁边区。实际上,同时期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共营救了10多名美军飞行员,史迪威将军为此还专门写信向朱德表示感谢。

“中国共产党及其当前的支持者代表的是这个国家最广泛全面的阶层”。在爱泼斯坦眼中,延安军民那种充沛的精力、坚定的信念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与腐败不堪、消沉黑暗的重庆国民政府形成鲜明对比,犹如“两个世界、两种心境”。特别是在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干部接触之后,他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及其当前的支持者代表的是这个国家最广泛全面的阶层。”

最令爱泼斯坦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独特的领袖魅力。正如书中所言:“融合在毛身上的既有深沉的严肃,又有地道的幽默感,既有耐心,又有决心;既有思想,又有行动;既有自信的一面,又有谦恭的一面。”毛泽东是可以接近的,并且很简朴,他会在大街上散步,跟老百姓交谈,不带警卫,拍照不站在中间……寥寥数语,毛泽东的亲民形象便跃然纸上。爱泼斯坦在《采访毛泽东》这篇通讯中还将其与蒋介石作了深入对比。他说:“蒋介石刻板、拘谨、神经质,语言单调,似乎经常处于紧张之中。蒋经常没有必要地过问过多的烦琐事物,事后批评他的指挥官做的大小每一件事”,而毛泽东则相反,“他极擅长于委任他人负责某件事,以便他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分析一个更大的远景。他也擅长于树立榜样,总结经验。”爱泼斯坦所言不虚,国共两大领导人迥异的领导方式,似乎也预示了这两个政党在战后的不同命运。

爱泼斯坦还与朱德、邓发、聂荣臻和王震等有过密切接触。他由此了解到共产党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军人,不仅代表广泛,而且觉悟很高。比如,他提到聂荣臻所在的八路军115师有个旅长原来是大地主,在家乡第一个举起抗日旗帜,后来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参加八路军。爱泼斯坦注意到,中国共产党代表阶层的广泛性主要在于其抗日纲领的正确性。他在边区遇到了许多非共产党人士,有“中国各大学的前教授和毕业生、在战前并无左翼历史背景的学者、作家等”。

“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广大军民进行持久抗战,而且在各根据地广泛建立民主政权,施行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大政方针。1944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号召中国人民“给予在中国境内作战的盟军一切援助,以便在和平、民主、繁荣的新世界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在爱泼斯坦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所作的诸多努力。

部队劳作、军民平等和团结友爱的边区生活给爱泼斯坦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他在《对人民中国雏形的最初印象》这篇通讯中谈道:“曾经十分荒凉的陕北现在已变成一个实行精耕细作、牛羊满山、手工业发达的地区。王震旅长身上那身旧军服和脚上那双草鞋,比他的许多士兵都不如……”书中还提到,参观团受邀列席陕甘宁边区政府和边区参议会常委会的联席会议,目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运作机制。他后来总结道:“陕北就是一个实验区,说明甚至在中国最贫穷的地区而且是在处于遭到封锁的状况下,也可以军民联合起来,在战时既能全面增加生产又能加强战争。”在他看来,“这里产生了一种别处见不到的全新的中国人——正直、不怕当权者、随时准备接受批评和新思想……”他认为,干部艰苦朴素、民众积极参政、政府为民办事,这是新式“人民民主”的具体表现。

在敌后战场,外国记者们亲身感受到中国军民这股强劲的抗日力量,无不表现出对中国共产党的钦佩之情。这一点在爱泼斯坦写给其妻子的信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信中坦言:“这个边区遭到包围封锁,但并不是一个可怜的地区,而是一个小型的国家,是许多地区的后方,把这些地区都加在一起,那就大了许多倍,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而且边区人民始终坚信,这里就是中国的未来”。在这里,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国家正在出现”。

总之,书中再现了1944年中外记者突破封锁访问延安的诸多细节。无论是爱泼斯坦,还是其他国际友人,他们都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力量由衷地表现出强烈好感!

尽管国民党处心积虑安排种种限制,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延安之行却是一次突破,对世界舆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领导力和顽强战斗力长期以来一直被国民党的谎言和新闻封锁所掩盖。但随着一篇又一篇的通讯发往各地,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形象已大为改观,中外各界逐渐认识到: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而战后必将是由共产党领导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对于爱泼斯坦来说,这次非同寻常的考察经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由同情转向支持、由支持转为信仰,始终与中国人民战斗在一起,爱泼斯坦在1957年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就了中外交往史的一段佳话。

(责编:万鹏、刘圆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