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1年04月27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需要把握历史大势、认清历史方位、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树立大历史观,才能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牢牢掌握历史主动,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并强调“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历史、运用历史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为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宽广深邃的大历史观,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历史大势,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树立大历史观,就要认清历史有其发展规律和大势,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把握机遇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因循守旧、畏惧变革,丧失历史机遇,变成落伍者。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表明,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就能够更好前进。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实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都是顺应世界大势的结果。
洞悉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跟上时代潮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当前,我们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就要胸怀“两个大局”,办好自己的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历史大势作出一系列科学判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世界经济时有波折起伏,但各国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为我们在顺应历史大势中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应当认识到,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尽管我们仍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但只要立足现实,把握好历史大势,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在新的伟大征程中铸就新的辉煌、创造新的伟业。
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认清历史方位,是树立大历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认清历史方位是明确前进方向、确定发展战略、增强历史自觉的前提条件。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和准确界定。这是我们党能够在历史关键节点洞察历史发展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们党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得出的正确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历史自觉。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谋划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就要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深刻洞察我国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为我国发展找准了历史坐标、明确了历史方位。
不同历史方位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都会有所不同。我们要认清历史方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认识历史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加强历史学习、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都需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就是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是用大历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历史。研究历史必须坚持“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把这种方法叫做“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总结“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历史经验、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提出的要求。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历史。知所从来,方明所去。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是不可能割断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对历史的连续性进入深入思考,看清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坚持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历史。人类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并非千篇一律。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中国来说,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唯物史观的精辟阐发。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树立大历史观的必然要求。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仅从发展指导思想上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树立大历史观的必然要求。纵观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就要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就要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人民是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确信: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7日 09 版)
相关专题 |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