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确立人文学科评价的基础和层级

王宁

2021年04月23日08:1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确立人文学科评价的基础和层级

  “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对高校学术评价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这一点尤其适用于人文学科的评价。

  当今国际学界一般认为,任何一门学科,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需要经过评价才能展示出其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也只有通过同行专家的评价,才有可能将其评价结果作为向国家或国际有关部门申请资金投入和人员编制配备的重要依据。这一点已经成为当今的自然科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学科的共识。那么,究竟如何实行人文学科及其研究成果的评价呢?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人文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学者,笔者认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又有所不同,它的评价标准也不能完全机械地照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标准。

  我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在建立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过程中,人文学科的学者应该是大有作为的。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除了有一批世界顶级的科学大师外,还必定拥有一批杰出的人文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向国际学界提出自己的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和思想,产生影响世界学术同行的人文思想家和理论家。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自然科学家始终走在学术国际化前列。根据汤森路透科技集团(现改名为科睿唯安)每年发布的科研数据,中国科学家在该集团研发的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几年来一直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因此,尽管我们不唯论文,但也可以自豪地认为,中国无愧为一个科技大国。中国科学家们的这种探索和拼搏精神完全值得人文学者学习。与他们的成就相比,中国的人文学者在国际期刊上的发文量少得多,所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也小得多。这种较大的反差实际上是不正常的,与中国目前所处于的世界大国地位也是不相称的。

  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人文学者的发文量和影响力则远远不够。虽然国内学界对汤森路透开发的数据库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我们自己尚未拿出一个足以与之相匹敌和影响力与之相当的数据库之前,在中国的语言尚未成为国际公认并通行的学术语言之前,将其当作衡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标准之一仍不失客观性。笔者并不主张所有的国内高校都去效法这一标准,都去争相用英文写作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这里仅诉诸那些在国际学界有着很好声誉和很大学术影响的国内顶尖高校。既然每年国家对这些高校投入巨大,这些学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理应产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学术著作和理论。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迄今国内学界,尚有相当一批学者,甚至包括一些双一流大学的人文学科教授,仅仅满足于做自己某个狭窄领域的学术研究,或在国内的某个学科领域内发挥有限的影响,至于这一研究成果能否推进该学科的发展则与己无关,更遑论去引领国际学术同行了。长期以来,西方汉学家的学术研究影响了西方学界对中国的看法和研究,主宰着国际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一些在本国学术地位并不高的汉学家竟然在中国被奉为人文学术大师,而相比之下,中国的一流人文学者却鲜有机会受邀去世界一流大学演讲。与自然科学相比,中国的人文科学所取得的世界性成就和所产生的国际影响确实小得多。

  从繁荣中国人文科学的历史使命、构建中国人文学术话语体系来看,中国的人文学者应该具有一种国际视野,努力以自己的研究实绩跻身国际一流,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国际学界对中国的期待。中国学者不仅要在国际中国问题研究中引领潮流,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而且还要以产生自中国土壤里的经验和成果影响国际学术主流的研究,进而为解决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拿出中国方案。

  但是究竟什么才算是国际一流呢?这就涉及对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的评价。从事人文学科的评价,首先要确立这样两点:首先,人文学科也像自然科学一样,既然是一种学术研究,那就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真正优秀的人文学术成果应该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评价标准的衡量的。其次,人文学科的评价也应该划分层级:对于顶尖的一流大学,应以公认的国际标准来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表明该学科的成果在哪一个层级上是一流的。再者,人文学科的评价不能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那样,仅仅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学术影响是可以用客观定量来衡量的,但是对一项研究成果,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其价值评判应该依靠同行专家的评价。只有兼具这二者,人文学科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得到普遍认可。

  (作者:王宁,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