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难在哪怎么办

蔡之兵

2021年04月07日08:27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难在哪怎么办

  在影响新发展格局顺利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区域之间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则是制约市场规模优势发挥作用的关键。长期以来,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持续作用下,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处于比较严重的非均衡状态,中西部地区缺乏足够高的经济量级和生产消费能力来参与经济循环。只有通过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高和增强区域经济的规模量级和匹配程度,进而提升中部地区对西部和北部等部分欠发达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国民经济循环才会真正畅通。为此,3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时强调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中部地区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探索实现绿色崛起的可行路径,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培育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等三大挑战。

  探索实现绿色崛起的可行路径。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实现中部绿色崛起是本次会议对中部地区未来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实现绿色崛起绝非易事,如何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搭建可行的转化路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已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如何在中部地区如此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绿色崛起,未来仍需进行深入的探索。

  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同所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样,中部地区同样面临个体区域的差异定位和区域间的合作分工问题。从中部6省的人均GDP、工业比重、城镇化率等指标分析,中部6省几乎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以人均GDP为例,2020年除了湖北省人均GDP高于7万元和山西省人均GDP低于5.5万元之外,其他4省的人均GDP都在5.5万元到6万元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不仅面临个体区域如何选择适宜主导产业的问题,还需要着重解决区域间如何形成合理分工体系的问题。

  培育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分析,世界级的区域经济一定有世界级的城市群作为支撑,比如东京湾区的东京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的广深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的长三角城市群等。相比于这些地区,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明显要低一个层次,比如中部地区GDP最高城市是武汉市,2020年其GDP为1.5万亿元,相当于上海市GDP的40%、深圳市GDP的56%,城市群的发展差距更为明显。因此,未来如何培育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也是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针对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中部地区既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推动各项基础工作的稳步进行,夯实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要坚持精准思维,基于发展面临的挑战来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构建支撑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一方面,中部地区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合理学习、消化、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绿色发展经验,从生态要素的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等层面系统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这是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搭建可行转化路径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要按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在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地区之间构建科学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前两类区域能够得到合理回报,这是实现中部绿色崛起的制度基础。

  构建有助于形成优势互补发展格局的合作机制。首先,发展定位要明确。中部6省虽然发展阶段类似,但是区域功能、区位特征、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并不相同,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身发展定位是实现中部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发展格局的基础。其次,产业布局要统筹。作为一个整体区域,中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应该统筹考虑,产业的选择与布局既要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又能契合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在实现整体区域规模优势的同时,还能增强个体区域的竞争优势。最后,产业政策要协调。产业政策是各级政府常用的发展工具,想要在中部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发展格局就必须强调各地产业政策的协调,避免在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要素吸引等领域的无效竞争和资源浪费。

  全力培育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第一,要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增强对全国乃至全球先进要素的吸引和集聚能力,为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奠定制度基础。第二,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方位提升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政府服务能力,夯实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第三,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构建畅通无阻且具有成本优势的现代流通体系和均等化的公共政策体系,实现各种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高效流动,增强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动力基础。

(责编:曹淼、赵晶)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