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百年大党的青年领导力——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2020年09月25日10:43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任,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青年一代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二是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爱国运动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召开时要求广大青年要“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今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9年的辉煌历程,到明年就是建党100周年,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关口,审视一个青春意气的百年大党,我们应如何增强党对青年一代的引领和领导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青年是党永葆生机的源头活水

记者:毛泽东主席把青年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学子:“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您怎么理解两位领袖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靳诺:毛泽东同志、习近平同志对青年的寄语,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要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实现。我们党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来看待青年。而青年本身又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价值观念正在加速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阶段比作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悉心栽培,所以我们党对青年向来是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既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又严格要求青年,强调加强教育引导、校准航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就是要满腔热情地关心青年成长,帮助青年开好头、起好步,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扣好第一粒扣子”。

记者:正是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热血青年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和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新世纪以来,着眼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更加注重对社会先进分子的培养和吸纳,而这些先进分子大部分是青年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靳诺:青年人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眼界开阔、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比较少、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往往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所以青年常常被看作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我们党始终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从历史上看,以五四运动为标志,首先觉醒起来、受到先进思想感召、投入革命洪流的就是青年。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都是青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多年里,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都勇敢担负起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创造了辉煌业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为了青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一代代青年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而且主动选择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把青春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这也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永葆生机活力的源头活水。

记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文化制度明确下来。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如何引导青年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

靳诺:要引导青年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判断一套学说或者一个理论体系是否仍具有价值,不在于它产生年代的远近,而在于其自身是否科学,在于其能不能解决人类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马克思主义虽然创立于19世纪中叶,但从未过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青年学生对此有目共睹。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伟大成就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实践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引导青年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还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开锁”的本领。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困惑,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马克思那里找答案,在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邓小平同志说过,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晦涩难懂、神秘玄奥的,而是可亲、可爱、可敬、可信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马克思、亲近马克思、爱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引导青年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要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是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要抓紧做好教材使用、教案编写、教师培训、研究阐释等工作,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思政课为青年学子培根铸魂

记者:当下,青年一代与大学生几乎成了等量群体。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成为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您是这样认为吗?

靳诺: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来都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时代。去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已经达到4000多万人,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当代青年最主要的集中在高校,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成为青年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青年成为整个青年群体的基本盘。另一方面,高校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传播、研究、交锋的重要场所,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知识密集,特别是这一代大学生成长在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困惑彷徨甚至错误认识,这是在特定年龄段可能产生的局限,必须加以教育引导。可以说,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确实是一项具有源头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记者:新时代应该如何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呢?

靳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工作阵地上来讲,要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统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塑造价值的主阵地。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点头率”。要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破除思政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让所有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心同向、协同育人。

从工作格局上来讲,要加快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制机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教育领域,就是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要突出育人导向,把学校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都聚焦到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上来,把各项工作的目标都落实到提升育人实效上来,真正把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全过程、人才培养各方面,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

从工作方法上来讲,要善于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切忌死板硬套、空洞说教,要善于从各类事件、事理、事实出发,紧贴时代发展脉搏,抓住活思想和新问题,聚焦世界发展新趋势、国家发展新形势、学生成长新态势,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求,积极推进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的变革创新,把道理融入当下发生的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对谁用心、在哪用情、如何用力、做什么样的人的青春答案。

记者:思政课是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如何使大学的思政课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靳诺: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统一”的要求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思政课既具备一般课程的普遍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引领价值、培根铸魂。思政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政课绝不能淡化政治性、理论性,必须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直气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铸魂育人,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启迪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彰显出应有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魅力。

思政课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走在时代前列,体现时代精神,让学生有切身体会、有情感共鸣。思政课教学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改革话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形式,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听得进,使课堂教学“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推动从“入口入脑”向“入脑入心”转变,让教师喜欢、学生受用。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上课时总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涛声依旧”,就不可能受到学生欢迎。讲好思政课很不容易,对教师在政治上、业务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思政课教师要对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规律,创新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找准“心结”所在,解开思想“疙瘩”,让思政课更好满足学生的期待和诉求。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学科优势组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四力”引领感召凝聚服务青年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他多次到高校视察并与青年学子交谈、给学生回信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青年一代提出的要求和希望更加鼓舞青年一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百年大党永葆基业长青的新征途,您认为,我们党应该如何增强对青年一代的领导力?

靳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2017年出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管青年”原则,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在青年工作领域的具体展开,进一步凸显我们党加强对青年和青年工作领导的高度自觉。我们党要增强对青年一代的领导力,就是要坚定不移把“党管青年”原则落到实处,不断增强青年对党的信心、信任、信赖,使青年始终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党的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党的伟大事业的坚定追随者。

要增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力。人的思想不可能处在真空状态,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一定会占领。“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以符合青年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把党的科学理论的内在逻辑讲清楚,把党的主张传递给青年,不断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唤起青年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筑牢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要增强对青年的事业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无限美好,要在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要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鼓励和支持青年在伟大事业中争当弄潮儿,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青年一代干事创业、追梦圆梦创造条件,引领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在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强青年一代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齐奋斗的行动自觉。

要增强对青年的组织凝聚力。群众组织力是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把青年有效组织起来,才能更好地凝聚青年意志、汇聚青年力量。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为党团结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重要职责,要适应当代青年分布多元、流动性强的特点,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健全动员机制。要发挥青联组织的政治吸纳功能,关注新兴青年群体,不断增强代表性和广泛性。要加强对各种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引导、管理,把青年社会组织凝聚起来,共同描绘青年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要增强对青年的政策服务力。青年往往在成长发展方面会遇到一些现实困难,存在一些突出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以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抓手,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拿出关心青年成长、促进青年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形成有利于青年发展的工作格局、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不断增强青年的获得感,让青年感受到党的温暖关怀,更好地争取青年、赢得青年。

记者:谈到青年一代,我们就会联想到青年楷模习近平。通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长诗《你从梁家河走来》等作品,可以让青年学子走进梁家河、走近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和探寻习近平总书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他“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您认为,应该如何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靳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知青岁月时曾说,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青年习近平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磨炼、摸爬滚打,扎根基层、融入群众、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倾听群众心声,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脉联系,也从此形成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情怀,确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今天的青年学生物质条件普遍比较优越,成长环境单一、教育背景单纯,在象牙塔里待得太久,容易不同程度出现“自视过高”、不接地气等现象,甚至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了轻视劳动、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瞧不上基层工作等错误观点,迫切需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

通过理论学习启示青年。青年学生不可能自发地树立群众观点,必须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要通过讲好思想政治课,结合“四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进一步加深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解。

通过实践锻炼启发青年。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青年学生要经常走出校门、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感受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树立向群众学习的意识。要重视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培育劳动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建立与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千人百村”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体悟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指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态度和脚踏实地服务人民的作风,鼓励学生真正践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理念和“实事求是”的校训。

通过价值培育启迪青年。要引导青年学生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价值观念贯穿到学术研究、职业选择、人生规划各个方面,鼓励学生“为人民做学问”,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把论文写进群众心坎里。引导学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记者:青年一代既是追梦逐梦的一代,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梦造梦的一代。您认为,青年学子应如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

靳诺: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围绕青年一代如何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从“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四点要求”,再到“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六点希望”,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深邃洞察和对自身成长历程的深刻总结,为青年送上了一部“成长指南”,揭示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在这些重要论述中,我理解有几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第一,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定理想信念,无论是对于自身成长成才,还是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极端重要性。理想信念是对青年人第一位的要求,青年学子要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要汲取真理的力量,更加自信自觉、笃定笃行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种风险考验中保持定力、擦亮初心。

第二,家国情怀。青年学子正处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好时期,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际遇,必须认真思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怎么发挥作用的问题。在历史的大坐标中找准人生的小坐标,勇敢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重任,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向、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爱国奉献中书写出彩人生,使最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为最鲜亮的青春底色。

第三,发奋成才。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学子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期,应当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成长的良师,青年学子既要读好“有字之书”,又要读好“无字之书”,要下一番苦功夫,修好“心学”,练好“内功”,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用扎实的本领才干托举青春梦想。

第四,高尚品格。价值观作为最持久、最深沉的精神力量,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引领性作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学子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本培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升华思想觉悟,提高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品位、更有境界的人生。

让红色基因在大学传承验证

记者:治理现代化语境下,大学的发展也由管理时代进入治理时代。大学既肩负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培育治理现代化人才的使命,也有自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责任。您认为,应如何推动大学从管理到治理的变革?

靳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学从管理到治理的变革,实际上是要理顺高校和政府、高校和社会、高校党委和行政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优化和完善高校运行机制,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制度保障。

要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学校外部治理体系,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要合理规划和配置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转变政府管理和监督高校的方式,由直接的行政命令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规划、拨款、评估、行政等手段,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高校法人地位。

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大学的根本领导管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落实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机制。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发挥其在学术评价、学术决策中的作用。完善校院二级治理体系,发挥院系积极性。

要培育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文化支撑。高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历史传承、理念文化中总结和凝练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抵制功利主义、浮躁之气的侵袭,守护好大学的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以宽松、开放的学术氛围滋养学术创新和智力成果,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出来。

记者: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与中央党校同为“实事求是”。这也充分印证了中国人民大学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著名学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并强调要“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请您谈谈中国人民大学是如何传承和验证红色基因的?新时代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靳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1950年,在华北大学基础上正式命名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充分肯定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这是对人大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鲜亮办学底色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办大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传承红色基因,首先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政治优势。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就是党领导创办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80多年的办学治校实践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模式做出了特殊重要的贡献。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三种重要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教研室制度均与人民大学有着直接关联。中国人民大学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管校治校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传承红色基因,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史中蕴含着丰富红色元素,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素材和资源,近年来学校编排原创话剧《吴玉章》、实施“红船领航”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开展“寻根人大青年行”主题社会实践等活动,取得了明显育人实效。

传承红色基因,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要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突出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植根时代沃土、服务国家发展,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国家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为繁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人大智慧。

(记者 程冠军)

文章来源:《中国领导科学》2020年第5期

(责编:吴兆飞、任一林)
相关专题
· 《中国领导科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