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峰
2020年08月20日08: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这篇文章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科学、求实的理论光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立足国情形成的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科学论述,进一步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认识。
坚持为了人民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等六个方面,全面、科学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关键性问题,对国内外重要发展变化趋势作出了科学判断。这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也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在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我们追求的发展应该是高质量的发展,衡量标准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不论是国内治理、还是全球治理,都要以人民的获得为目标,要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对于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保持战略定力、稳住阵脚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复杂发展态势和表象面前,这有利于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坚持人民至上谋发展
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发展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发展变化态势,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答好时代的答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的期望。我们的主张是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把人民至上作为一切国家治理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的获得为目标,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聚焦“十四五”时期和更远期目标,要坚持发展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满足人民目标。同时,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收入差距、社会公平、社会发展动力、民生保障等问题,并将其始终列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和首要方面。
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也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建党之日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的精神信仰。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不断在实践发展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助理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