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弘扬节俭美德 杜绝粮食浪费

刘 慧

2020年08月13日08:06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弘扬节俭美德 杜绝粮食浪费

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把节约粮食放在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需要全民行动起来,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国不可一日无粮,家不可一日无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倍加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然而,让人忧心的是,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餐桌上的浪费尤为触目惊心。

一方面,我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六连丰”,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为保障“米袋子”安全增强了底气。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粮食增产面临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稳产增产难度日益增大,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平衡。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后浪费严重。除了餐饮环节的浪费外,在储粮环节,有些地方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造成的损失高达8%;有些地方由于粮库仓储设施缺损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损耗;在流通环节,粮食物流企业仓储、物流、装卸、搬运等设施落后,粮食抛撒损失严重;在加工环节,粮食企业过度追求精加工,造成粮食加工成品率低。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仅农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保障粮食安全,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把节约粮食放在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际上,节粮减损是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有效的措施。相比于增产,节约粮食相当于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不仅节省了耕地和水资源,投入相对较小,保护生态环境,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当下,要减少粮食浪费,必须全民行动起来。要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树立合理的饮食观念,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国餐饮环节浪费惊人,与社会上存在讲面子、讲排场的陋习有关。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抓起,从每一个家庭抓起,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要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餐饮浪费行为,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要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要强化粮食安全国民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要认识到节约粮食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减少粮食储藏、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浪费。要建设一批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及其他延伸服务,切实解决农户粮食收获后“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等问题,引导和帮助农民做好粮食收获和储存,努力做到颗粒归仓。要发扬粮食仓储企业和流通企业“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科学储粮、节粮减损的能力和水平。粮食加工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倡导适度加工,不断提高成品粮转化率,提高原粮综合利用率,减少口粮资源损失。

(责编:吴兆飞、万鹏)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