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孜勤
2020年07月19日16:3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所谓能力,就是人们在完成某一项工作或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教师有两种基本能力,一个是教书能力,另外一个是育人能力。“教书”固然包括知识的传播,但其根本作用还应该归根于“育人”,也就是说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该以育人能力为核心。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育人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教师的育人能力,指的就是教师在教授学生、教育学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育人能力体现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用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育人能力具有对象性、转化性以及验证性的特点。大量教育实践和研究充分表明,教师的育人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师群众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的特殊界定。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教育引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能力之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育人能力的要素构成
教师的育人能力包含知识育人能力、政治育人能力、理论育人能力、价值育人能力、实践育人能力、情感育人能力、技术育人能力等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主要表现在政治育人能力、理论育人能力、道德育人能力以及情感育人能力这四个方面。
(一)政治育人能力。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能力,即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能够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大势,保持清醒的政治辨别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育人能力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所表达的政治观点、表现的政治态度、保持的政治立场、展现的政治辨别能力,以及因此而对学生所能产生的积极的、健康的引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教育能力,是衡量思政课教师的“第一标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育人能力的核心要素。
(二)理论育人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是其鲜明的特色,课程属性必然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理论思维力、理论说服力。思政课教师要以理服人,这里的“理”,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而非其它。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育人能力,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生,让学生们认同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尤其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武装学生。思政课教师理论育人能力,即体现在学生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程度、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程度。需要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师高水平育人能力还体现在学生能否具备一定的理论思维。学生们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对于学生们确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极为重要的。
(三)道德育人能力。“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群体。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思政课教师更需要有高尚的师德风范。现实当中我们看到,好的思政课教师不仅仅能在理论上说服学生,政治能力上影响学生,还能通过自己无形的道德示范感动着学生。思政课教师的道德育人能力,不仅仅在于,或者说主要不在于自己给学生传播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而主要在于自己这种“道德示范力”的大小,“道德示范力”是思政课教师道德育人能力的根本。
(四)情感育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思政课教师有这样的情怀是必须的,但更要注重将这种深厚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影响到学生,在学生的心中也种下这种家国情。当然,情感育人还体现在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将自己的爱无私地给予了学生。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几个着力点
思政课教师教育学生首先得有可教育的内容,必须有相当的知识储备、意识储备、道德储备以及必要的技术储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必须着力于自身素养的提高
知识储备:努力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我们的党能长期保持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不断地学习,进而不断地进步。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包括自身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需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丰富完善自己,否则便不能解答当代中国提出的时代命题。思政课教师一定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要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
意志储备:筑牢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思政课教师要站直腰杆子,理直气壮地去宣传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思政课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挺直腰杆子,才能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才不会受到社会上腐朽思想的干扰和侵蚀,才能始终保持政治正确和政治清醒,才能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政治理论知识,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政治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也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认知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道德储备:历练品行,提高人格境界。思政课教师道德育人能力、情感育人能力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思政课教师“导之以德”,学生才能“有耻且格”。其实道德和情怀是紧密相关的,“什么是情怀、怎样才算有情怀?所谓情怀,是指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情感关切和精神追求。所谓有情怀,是指一个人有精神内涵、有宽广胸襟、有人间大爱。人民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就是要做这样的人。”思政课教师有大德,守大义,承大爱,就会对国家有情怀、对学生有深情。
(二)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必须着力于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
教学是一种对象性的互动过程,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导者对被教育者的熟知程度。思政课要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老师就得做到“有的放矢”,前提是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备课,而且要备学生。
要了解学生的关注点、需求点。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首先要科学地认识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群体,认识到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兴奋点,也要认识到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期盼,只有对上述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与学生在思想层面进行有效沟通,为学生解疑释惑,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不了解学生需要的思政课教师,是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要了解学生的接受习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去了解中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语言接受习惯,教师讲课态势居高临下,理论语言满天飞,就是对学生的“粗暴”对待。这样的教师所授的课就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必须着力于优化“传播介质”
思政课教师本身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意识储备、道德储备,这些内在储备表达展示出来,必须一定的“传播介质”。这里指的“传播介质”其实就是技术手法,准确地讲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艺,综合体现为教师的教学艺术。
练就好的语言表达。思政课教师满腹经纶,但是讲不出来,这是致命的;思政课教师满腹经纶,能讲出来,但就是讲的不生动、不形象,就会大大影响教学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使正确的理论观点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不在语言转化能力上下功夫是不行的。
善于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思政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积极主动地创造学习氛围和环境,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思政“金课”。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翻转课堂,借助互联网将精品课程、慕课等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广泛开展探究省、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把沉闷单项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时代在发展,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必须的要和技术相融合才能生发出更加吸引力的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刘孜勤,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