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运旺
2020年04月08日07: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次提出者,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者和推动者。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的战“疫”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大国胸怀和大国担当,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
理念的先进源于对现实的深切关照。中国共产党的大公无私是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关注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关注的不是单个的、自己所在的独自国家,关注的更不是一个个体的人,而是切实把人放置在胸怀,体现全球视野,目光如炬,照亮前行之路。对命运之忧思,实则是对未来之关切,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山之巅,展望人类壮阔的发展前景,秉持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之正道,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大国担当。围绕世界关系,以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对时代潮流大势综合考量并结合客观实际进行科学判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深深根植于现实,着眼于整个人类,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共同的发展利益,是对当今世界的深切关照中得出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大结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唯一正确的选择。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远古时代“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一去不复返。经济全球化大潮不可阻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在改革中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充满风险挑战的发展十字路口,人类面对的抉择必然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除此别无他途。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一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命运与共,荣辱同当,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是当今世界唯一正确的选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共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全球价值观,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这一倡议已被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理念到行动,行动到结果,是有相当距离的。要把共识转变为现实,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统筹推进一体发展。坚持对话协商,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要斗争。前进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也不是“到处莺歌燕舞”。全人类面对严峻挑战,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都需要面对和解决,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拦路虎”。一味的迁就、忍让和视而不见,是对理念和信仰的虚化,是对全人类利益坚守的松懈,必须增强必胜的信心,强化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自信的基础,近一百年的政党建设经验,七十年的国家建设成果,成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的底气。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而巍然屹立,近代史历经磨难而越发坚韧顽强,革命、建设、改革百转千回山重水复而柳暗花明,靠的就是坚如磐石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多支医疗队驰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慰问电的雪中送炭,中国抗疫斗争经验的及时分享,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在内的感激中国的恳切声音,充分体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更让多难的人类看到了未来前行的曙光。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