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
2020年02月10日08: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抓安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就是抓发展,两者不可偏废。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把握好应急处置、舆论引导
疫情防控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具体来说,疫情防控关系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维护好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维护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为此,要分类开展好各项工作,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既要参与打赢防疫阻击战,也要着力锻造强韧性、做好各项发展工作。
此次疫情危害大、波及面广,必须做到统一指挥、全方位响应,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上,要坚持系统治理,做到全国一盘棋。当前,全国已经形成人员全面动员、工作全面部署、防控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应急处置方面,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在防控措施上,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在患者救治上,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在防控技术上,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拿出更为有效的疫情防控技术策略和措施;在社区防控上,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社会运行方面,要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在经济秩序上,要保障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各类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在交通秩序上,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及交通体系正常运行,人员车辆正常通行;在治安秩序上,要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
舆论引导方面,要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在正面宣传上,要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在问题回应上,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在教育引导上,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健康文明生活为主题的精神文明教育。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统筹抓好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
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严峻的形势作为锻造韧性能力的契机,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抓好党建工作,提升党的领导力。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当前这场特殊的战“疫”正是考验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时候,正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时候,正是进一步磨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契机。
要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经济工作,提升经济韧性。要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要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向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倾斜;要着力稳定居民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
要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民族精神韧性。要聚人心,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要提素质,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要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韧性。要加强依法治理,健全社会领域风险治理、尤其是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法治体系;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对公共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排查整治,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要完善应急物资准备体系,提升储备体系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
相关专题 |
·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丨学者聚焦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