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出台政策不能如此“拿来主义”

袁 媛

2019年12月10日10:02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出台政策不能如此“拿来主义”

最近有记者梳理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象发现,一些地方政策存在较为严重的“拿来主义”倾向,甚至干脆照搬照抄、原样拷贝。比如,某山区县为农产品示范园区制定建设补贴方案时,照搬沿海地区防台风的标准。企业为拿补贴,只能舍弃经济实用的竹材料,使用成本更高的水泥、钢管,不少企业对此抱怨连连。

“山区花钱防台风”听上去似乎有些魔幻现实主义,可只要一些领导干部不改掉抄袭政策的“懒汉病”,这种怪象就会一再上演。有的是“照猫画虎”,不顾当地实际盲目照搬外地经验做法,导致出台的政策偏离实际、执行遇阻。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看似出台了不少新政策,仔细一看“今年十条”和“去年十条”根本没区别,政策不能适应变化自然难以有效指导实践。外地经验、以往做法当然有其可取之处,适当吸纳借鉴可以“站在别人肩膀上”更进一步、更高一筹,但决不能生搬硬套、机械照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适应当地特色,并且紧跟新趋势和新要求,如果只是一味模仿、全盘照搬,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缘木求鱼”,图省事却误了事。

制定政策精准有方,抓落实才能精准有力,群众也才会真心为政策点赞。检验一项政策优劣的标准,应看它能否为群众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倘若政策在制定时就离群众需要太过遥远,执行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从出台政策到落实转化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保持高标准,确保政策具有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好的政策绝不是凭着经验或简单研究就能轻松制定出来的,倘若在调查研究不深入、规划思考不缜密的情况下贸然出台政策,遭遇执行走样、群众不满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说到底,政策的背后是工作作风,党员干部只有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发扬严实深细的作风,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勇于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善于在群众中用心调研,才能制定出群众满意的好政策。

“出台政策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广泛听取意见,兼顾各方利益。政策实施后要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出台政策的论述,值得每位领导干部认真品读。扎实的调研是好政策的基石,应紧紧围绕政策主旨从相关方面进行麻雀式解剖,摸清情况、收集数据、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回答好为什么要出台政策的问题。在政策起草过程中,应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鼓励政策的执行者、受益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办法、措施,切实提高可操作性。在政策出台后,还应常常“回头看”,收集反馈信息,研究执行政策时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要时进行动态调整。领导干部不能做“懒汉”,要切实迈好政策制定这个“第一步”,让每个政策都为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让党和政府的“信用存款”越来越丰裕。

(责编:常雪梅、王珂园)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