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强
2019年11月08日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公共安全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内容包罗万象。维护公共安全牵涉的主体多元,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多变,危害公共安全的风险多样,处理起来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中国社会有着复杂、多元的治理需要,长期保持安全稳定并非易事。我们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关键在于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把握住了维护公共安全的一些重要原则。
把稳定作为安全的前提。如果社会不稳定,导致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混乱、失序失范行为大量出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缺乏基本保障,人民也就没有安全感。一些发展中国家公共安全状况恶化,社会上暴力犯罪猖獗、黑恶势力横行,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足够的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中国人民之所以享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新形势下,我国社会面临的公共安全威胁和挑战层出不穷,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的联动效应更加明显。对此,我们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公共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公共安全挑战,成功维护了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安全大如天。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针对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开展工作,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种手段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比如,国家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我们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维护安全的具体工作中,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广泛动员组织群众,汇聚维护公共安全的强大力量,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着力建设平安中国,顺应了人民对权益保障的新期待,为人民提供更加有效、有力的安全保障。
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不断增长,对社会不公现象更为敏感。党的十八大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我们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而更加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防范公共安全风险。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8日 13 版)
相关专题 |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