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辉
2019年07月23日08: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既是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教育公平的关键指标。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解决教育领域主要矛盾,让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亟须构建长效机制,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提高认识,完善思想保障机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承载着人民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深切期盼,对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民族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新的时代条件下,应深刻认识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事关公平正义,提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注重均衡,构建协调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平导向的教育供给体系,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城乡统筹机制,促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区域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优秀师资的辐射引领作用,采取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名校办分校、结对帮扶等多样化办学机制,为各学校之间共享资源、以强带弱、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搭建平台,推进所有学校共同发展。
创新引领,构建改革发展机制。一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推广教育信息化应用,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应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与创新,覆盖偏远农村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另一方面,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优秀师资队伍是最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深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努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完善教师补充、培训、交流、待遇落实各项机制,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从教积极性,努力让长期工作在艰苦地区的农村教师有地位、有尊严、有发展空间。
共建共享,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积极作为,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应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推进分工合作,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步伐,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渠道。完善家庭教育体系,构建学校家庭互动、线上线下互补的新模式。
强化实施,完善督导考核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政府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应全面贯彻国家战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构建政府为主、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均衡发展推进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教育资源投入配置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有章可循。加强统筹领导,精心组织、高位推进、强化考核,切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确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3日 17 版)
相关专题 |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