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理论强党】

黄一兵: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9年06月28日08:21    来源:党建网

历史方位问题是决定方向、明确路径、选择方略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理论发展和创造的总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论基础,也是这一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系统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判断的实践依据、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深远影响。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既不脱离实际,又不超越阶段,按照新时代要求制定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个重大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开启的新的发展阶段,既同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新的特点,党的执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变得更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极大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坚定不移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坚定不移推进社会建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靠近,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人民军队革命性重塑;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世界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增强。

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成就昭示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领导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实践充分证明,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新时代。

二是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加剧。面对世界经济、国家安全、国际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世界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等理念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正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20多年过去,中国不但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而且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大增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经验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担当和探索,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经历深刻的革命性锻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分析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带领全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正风肃纪反腐,挽狂澜于既倒,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方位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不断改善,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三是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仍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起来后”与“欠发展”的各种问题交织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种挑战不断凸显。“时”和“势”总体有利,“艰”和“险”正在增多。“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行动纲领,正是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前沿进行的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部署。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来看,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还集中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人们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盼经济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权益得到更好维护,政府更加高效清廉,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就意味着我们要把奋斗的着眼点放在未来、放在整个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而“脑袋”的与时俱进,就是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就是面对21世纪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准备的制胜法宝。

四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先后对此作了确认。党的十九大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形象地说,我们正从“做大蛋糕”、物质追求向“分好蛋糕”、全面发展转化。在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的时代,社会发展首先要保证的是人们能够获得基本的物质财富。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提升经济的质量、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就成为主要问题。同时,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基础。当社会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后,人们对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追求,成为更高层次的需求。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不仅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而且即将全面解决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贫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那就是追求更高水平的、更美好的生活。所有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由于发展起点不相同、发展速度不相等、发展程度不均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很多需求尚且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就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物质层面的供求不平衡矛盾已经解决,下一步发展的着眼点,是在继续保持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同时,让更多人对美好生活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局面。

需要说明的是,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用新时代界定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简介:黄一兵,法学博士,研究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主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参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及《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

(责编:任一林、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