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经济新动能重塑发展新优势

周跃辉

2019年05月29日13:37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经济新动能重塑发展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愈发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竞争新优势就在哪里体现。新时代,以创新发展激发经济新动能,正逐步重塑我国发展的新优势。

以新经济为核心的新动能 驱动产业发展

“动能”一词源于物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经济新动能即新动力作用于经济运行而产生的前进能量,是指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一系列相关技术突破为支撑,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并汇聚而成的产业发展新势能。发展“新经济”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措施,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驱动力量。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从经济发展动力看,新动能宏观上可以理解为改革、开放、创新,作用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又有多维度的表现,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的改革新动能、技术创新代替技术模仿形成的技术新动能、双向高水平开放形成的开放新动能,区域、行业结构优化形成的结构新动能,电子商务带动的消费新动能,劳动者素质提升形成的人口新动能等。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现“新经济”,并将“新经济”和“新动能”联系在一起。报告指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这样,“新经济”与“新动能”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由于技术进步,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或模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所谓新技术,指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支付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基础,其他相关新技术迅速向其靠拢,并集成了可植入技术、无人驾驶、3D打印、基因测序等一大批颠覆性创新的技术体系。新技术具备可以推广或者实现替代的特点,且能够迅速形成市场力量、产生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从这个角度讲,“新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而“新经济”的核心又是“新技术”。由此可见,归根结底,新技术的创新是“新动能”的根源所在。

以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凸显经济发展新优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衡量新动能发展情况的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每年增幅超过20%,表明我国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以创新发展形成的“新经济”“新动能”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其中,网络经济发展最快、贡献最大。数据显示,2018年,网络经济指数高达363.8,对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贡献为35.6%,依托互联网平台,线上消费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等新消费模式异军突起。

与此同时,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8.5%。我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稳定增加,市场活力不断激发。2017年,经济活力指数比上年增长38.4%。

此外,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以及扶持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地,科技企业加快成长,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并加速渗透到交通、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我国经济社会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既催生了一批新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也培育了新的消费模式,创造大量新的消费需求,重塑我国发展新优势。

以更加有力的举措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华为、中兴等企业实施的“靶向打击”,也警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自身强大的实力,就难以抵御外界的风险和冲击。下一步,我们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大力推动创新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竞争力。

第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体经济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第二,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络扩容升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速更快更稳定。

第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

第四,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加强全方位服务,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强化普惠性支持,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税收优惠政策。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发展创业投资。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优化归国留学人员和外籍人才服务,更好地吸引各国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责编:任一林、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