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群众语言也是一门“必修课”

陈钟武

2019年05月14日14: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一次我去下乡,到一个基层窗口。刚进门,就听见有争吵声。原来,群众来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左解释右解释,群众就是没有听明白,最后都很生气,就吵起来。仔细了解一下,并不是谁的错,是表达的错误。工作人员解释的字眼全部是从政策文件上搬下来的,普通群众当然难以理解。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无论干部群众,一听就懂;在谈到要加强党的领导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简短明白,寓意深刻。

当前,很多干部从学校毕业就到了机关单位上班,群众语言和群众思维比较欠缺,他们可能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他们不知道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更不知道群众的语言是什么。

事实上,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工种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且不说是普通群众,即便同样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同行业的人也不一定听得懂其它行业的一些专业用语,这种如果只是内部沟通,反复解释或许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一旦到了窗口面对群众,就可能要多费口舌甚至引起矛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从古至今许多贤才大德都非常重视群众工作和群众语言。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穷尽一生心怀天下苍生,写了大量通俗易懂、揭露社会的现实主义诗文,包括《三吏》《三别》等。据说他每写成一首诗,都要读给村中老孺听,如果她们听不懂,杜甫就要修改甚至重新写,直至村里的老幼都能听懂。可以这么说,杜甫的诗有如此成就,与他浅显通俗的语言风格有着很大的关联。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可以说,群众路线是我党传统的法宝之一,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前提就是要做好群众工作。但群众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必要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能力,包括群众心理、群众语言、群众需求等多方面的内容。而群众语言作为党群、干群沟通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干部不会讲群众语言,主要表现为一是不会根据意思转换字眼,说一些让人听得懂的话,二是对待群众官气十足,没有沟通的诚意,不愿意过多解释,三是可能自己都没有弄懂,当然就无法准确解释了。上述因素中,有些属于技巧问题,有些属于能力问题,还有一些是态度问题。在当前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干部的群众语言能力应当是一堂亟需加强的“必修课”。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