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如何做好科普

邱成利

2019年05月09日08:0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如何做好科普

  【科学随笔】

  首先,科普的核心是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认为,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灵魂。普及科学知识是科普活动的根本目的。但科普应该有多种形式。目前许多科技工作者还是只习惯科普讲座、报告、演讲,在创作科普图书、制作科普视频、指导公众科学实验等方面乏善可陈。最近情况有了一些改善,比如杨焕明院士著的《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周志炎院士的《远古的悸动》等科普图书广受称赞,但国内的原创科普书籍还是比较少。在科普活动方面,中科院、科技部等单位也组织了“科学之夜”“公众科学日”等活动,效果非常好,它不是公众简单的听、看,而是亲自参与、互动、体验,只有这样才有趣。但我比较反对过度使用VR、AR、MR等开展科普活动,科学技术的直接参与和体验非常必要,没有必要过度借助虚拟的东西,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科普的目的在于激发科学兴趣。科学作品的关键目的在于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如果科普活动变成第二课堂,那就走偏了,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所以,科普活动不能全部在校内展开,也不应该全由老师承担,让科学家、研究生、博士生等科研人员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可能有其独到之处。爱科学,去科技馆、科普基地是最好的方式。学科学,关键不是学书本,是要动手体验,组装、制作玩具等,让公众在动手制作的快乐中学习知识,效果远胜于其他方式。

  再次,科普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做科学传播、做科普也要精准,瞄准不同的目标人群、不同的年龄段,创作不同的作品。比如对少年儿童而言,可以开发研学旅游。一是让孩子们经常走进科技馆、研究所,接触科技导师和科学家,更加了解科学这个职业。二是通过体验式科普,边学习、边实验。

  在科普作品的创作中,有几个需要关注的趋势。首先,是可视化科普。科学可视化是国际趋势,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许多书插图很少,在影视片中对科学的阐述非常少、也比较粗糙。其次,是艺术式科普。艺术与科普结合非常有力量,“一图胜千言”——讲了半天、写了半天,不如一幅画或一张照片能让大家明白。下一步可能就是“一频胜千图”——光有画不行,得有动感,直观展示过程;时间也不能长,要精简凝练,在短时间内把有效信息传播出去。再次,名人式科普。名人来做科普的效果好于普通科研人员,我们既要培养网红科学家,也希望更多科学大家参与到科普中来。

  在科普作品创作中,我们还应该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没有艺术是乏味的,艺术没有科学是无力的。所以我们该往哪边走?我想,不是往科学那边走,也不是往艺术那边走,而是向前走,双方形成合力、融合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产生无愧于时代的原始创新成果和伟大艺术作品!

   (作者:邱成利,系科技部引智司处长)

(责编:万鹏、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