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别因一个“又”字寒了群众心

段官敬

2019年04月26日08: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单位工作中,常听到个别同志接待群众时,习惯在对话交流中加个“又”字。譬如,见到群众来访,先来一句“咋又来了”;还未等群众开口言明来意,冒出一句“又怎么了”;群众准备回家时,飘出一句“莫又要找事”。一个小小的“又”字,虽无伤大雅,听起来往往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试想,群众为何“又”来,无非是问题没有解决、诉求没有回音、事情没有办好。若此时加一个“又”字,岂不是明知故问、多此一举。“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作为百姓群众的公仆,替群众办成事、办好事是干部本分和天职。面对群众“又、双、叒”来,本质上履职不到位、担当不给力,就应认真反省自身的所作所为和实干成效、反思“心中愧疚”,而不是以“又”字诘问群众、给群众“添堵”。否则,如何做到“以百姓心为心”,于“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增进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很明显可以看出,在“又”之前个别干部所干之事,就已经让群众不省心、不放心、不安心。所以群众“多跑一趟”“再次上门”,按理,此刻干部更该拿出诚意和歉意抚平群众的忧愁和焦虑。何况,在全国各地推行“最多跑一次”的办事作风之际,让群众“又”来,本该“反求诸己”,竟然以一个“又”字向群众“甩锅”,无疑伤害群众感情、寒了群众心。也直观折射出个别干部政治觉悟不高、宗旨意识淡薄,把群众诉求看作麻烦,对群众所托之事敷衍塞责。正因如此,把群众来访当“来闹”,一个“又”字油然而“生”、脱口而出。

俗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实不能否认,少数群众遇到的问题难以“一次解决”,难免“又”要来。但也应当看到,一个“又”字,会令群众生出“我不该来”、“我来错了”的念头和沮丧感,无形中隔阂了党群干群关系。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与群众打交道、拉家常,注重沟通艺术和交流技巧也很重要,不然“烟火味”变成“炮火味”、接“地气”变成接“瘴气”,最终还是不能走进群众心声、契合群众意愿。

群众之事无大小,作风建设无小事。一个“又”字寒了群众心、也“凉”了干部作风。替群众办事首在一颗虔诚之心、跑腿之心、打杂之心,群众提出“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等要求,于其而言就是开门生活、过好日子的大事要事。干部若对此“无感”,甚至不屑一顾,动辄以“又”反驳、拿“又”说事,难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损害群众利益、败坏党员干部队伍形象。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群众盼什么,我们干什么”,为民服务还须秉持初心、涵养耐心、静气平心。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