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国纪平: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

2019年04月19日07: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阳春时节,花繁柳密,生机盎然。千年古都北京即将再次张开热情双臂,喜迎八方宾朋,共襄合作盛举。

伴随着世界关注的目光,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是一次如约而至的国际盛会。2017年5月,同在北京,首届高峰论坛收获丰富成果,树立起共建“一带一路”的一座里程碑。2018年11月,顺应各方期待,习近平主席郑重向世界宣布,中国将于2019年4月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这是一次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会。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包括近40位外方领导人在内的上百个国家的数千名代表参会,本届论坛规格更高、规模更大、活动更丰富,尽显“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习近平主席的形象比喻,为共建“一带一路”描述了清晰发展蓝图、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着眼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各方亟需进一步汇聚共识、对接战略、明确重点,高峰论坛为此提供了最佳平台。

各方普遍预期本届论坛将达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其中,论坛期间将首次举办企业家大会,为工商界对接合作搭建平台。人们有理由相信,本届高峰论坛的成果数量将更多、质量将更高,共建“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将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劲动力。

(一)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在近6年的时空坐标里,“一带一路”合作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了世界各国携手发展的崭新篇章。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首倡共建“一带一路”,一时应者云集,全球为之瞩目,古老丝路就此焕发新光。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当今时代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以更清晰的轮廓展现在世人面前。2017年5月,首届高峰论坛达成76大项、279项具体成果,领导人圆桌峰会发表了联合公报,为各方合作不断推进明确了路线图。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创造历史的合作发展故事在全球各地不断涌现。东非有了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轿车制造业,哈萨克斯坦有了出海通道,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

不到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给世界带来的改变,一次次从不同维度证明了这一论断:“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在沿线各国的发展规划里,“一带一路”是可供借力的合作平台,带来的是互利共赢的宝贵机遇。迄今,已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持续不断的对接热潮充分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国际金融论坛与英国《中央银行》杂志在“一带一路”5周年之际发布调查报告,几乎所有受访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央行都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在带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各国企业与民众眼中,“一带一路”是不断出现的务实合作项目,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画卷渐次铺展,“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逐步成形,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设成效显著,跨国经济走廊合作日益深化,铁路、港口、公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稳步推进,经贸合作园区建设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纽约时报》感慨,哈萨克斯坦努尔肯特距离最近的海洋也有1600多英里,但“一带一路”让这里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前沿”。《大西洋月刊》报道中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正告别昔日偏远沉寂的小渔港角色,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景象。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注意到,“一带一路”正越来越多出现在世界各国公司的财报会议上。

合作成果的“可视性”,让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信心不断上升。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同建设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带来近30万个就业岗位,到中企上班在许多地方成为新场景。“‘一带一路’想要解决的是自1945年以来的全球核心问题——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的转型问题。”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是强调“一带一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意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一带一路”是一种使人们相信有可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倡议”。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带一路”建设在近6年时光里完成的跨越,实现了国际发展合作史上罕见的执行力和高效率,充分展现了这一国际公共产品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凝聚起广泛的国际共识。

(二)

“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其更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为更多人所感知理解。

千年丝路,跨越古今。漫长岁月里,这条古老通道上的不同民族、文化、文明相遇交融、相互滋养,共同书写了互通有无、交流互鉴的辉煌篇章。“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互尊互信,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近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最具历史深意的改变,恰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更美好所创造的全新可能,为不同文明携手走向未来所创造的全新机会——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老挝万磊村村民不再只靠种地、打猎为生,家里有了电,孩子们晚上再也不用凑到煤油灯前看书;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一直在外打工的罗纳德回乡创业,在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边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红火得让他在短短一年里就攒下足够的钱扩建店面,还买了汽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爱丽丝成为肯尼亚历史上首批女火车司机之一,收入是过去的3倍,家里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她还获得了前往中国学习的机会,人生走上了另一条轨道;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曾经夜里漆黑一片的缅甸皎漂,如今实现全天24小时供电,夜里高层建筑灯火通明,一排排路灯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一度“连集装箱码头桥吊都锈得无法正常工作”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吞吐量从当初全球排名第九十三位跃升到第三十六位,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德国杜伊斯堡港2017财年实现收入2.5亿欧元,吞吐量增长30%,原本为传统增长动能减退而苦恼的老工业基地再度焕发青春……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关注全球发展问题的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是属于21世纪的伟大叙事。于细微处看,这一伟大叙事正是由许许多多个体生活的点滴改变累积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终极目标还是人的发展。她说:“只有服务于民众的建设才真正有意义。‘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将有助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有助于释放民众个人的创新潜能。”

媒体交流、智库交流、青年交流、体育交流……不同形式的对话,每一天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日渐升温的双向留学热、旅游热,让跨文化对话以前所未有的频率上演。不断增强的友谊纽带,为共建“一带一路”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育了富饶肥沃的土壤,也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富有。”习近平主席曾引述乌兹别克斯坦诗人纳沃伊的诗句,阐述“一带一路”的追求与担当。正是因为紧紧将视线聚焦于“人民”,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三)

在世界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复杂体系中,“一带一路”是一个新事物,“新”在合作理念设计,也“新”在它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历史大势,但也面临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今天,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是横亘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发出的“时代之问”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共迎挑战,将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各国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旧邦新命,古道新程。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担当:坚持公正合理,坚持互商互谅,坚持同舟共济,坚持互利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观,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正是各国携手应对时代挑战的一条有效路径,也顺应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求发展的强烈愿望,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包含创新思想的世纪大工程。”日本经济学家江原规由如是评价“一带一路”给经济全球化行稳致远带来的推动力。

在首届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满怀深情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将成为拉近国家间关系的纽带,让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各国互尊互信,共同打造和谐家园,建设和平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人民幸福安康。

“一带一路”引发时代共鸣,清晰地昭示了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理念到实践,“一带一路”致力促进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彻底摒弃了以往大国以意识形态划界、搞零和游戏、关起门来搞小圈子的陈旧做法。正因如此,“一带一路”收获了更大的亲和力和信任感。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如是评价:“中国不限制国别范畴,不会搞封闭机制,不唱独角戏,更不搞一言堂,这正是‘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原因。”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站立在各国乃至全球发展需求的交集上谋划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如一位欧洲学者所言,中国构建多边世界的理念在全球得到广泛响应,“这样的理念一旦付诸行动,人类就迈出了一大步”。

(四)

共建“一带一路”已完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阶段,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人们对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寄予更多期待。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将在时代变局中凝聚起更强的引领性力量。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向那些怀疑论者证明,全球化进程可以在国家间有组织、有规则地进行。”法国戴高乐基金会主席雅克·高德弗兰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时代角色的新认识。

日前,首趟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正式发车,41个货柜将机电产品、食品和医疗器械等欧洲商品送至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在许多人眼中,通达能力越来越强的中欧班列不仅是重塑经贸格局的切实力量,也是一种象征——“一带一路”带来的联结效应,正为抵御保护主义逆风提供正能量。

未来,共建“一带一路”走向高质量发展,必将继续倡导开放、包容、透明的理念,注重吸纳各方建设性意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正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所说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促进世界稳定的倡议,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将不同国家、文化和人民连接在一起。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将开辟“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空间。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引发世界关注。访问期间,中意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摩纳哥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法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第三轮项目示范清单,并启动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中、法、德及欧盟领导人巴黎会晤,就共建“一带一路”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方应该加紧推动欧中投资协定谈判,积极探讨参与“一带一路”这个重要合作倡议。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方可以以创新的方式对接欧盟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共同促进欧亚互联互通。

未来,更多国家的企业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这是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投出的信任票。通用电气的预测是,未来几年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营收将实现两位数增长。金融巨头花旗集团正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德国外贸与投资署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从短期看,“一带一路”项目大量实施,德国企业可以作为承包商、供货方和合作伙伴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从长远看,“一带一路”将给德国企业创造更多的产品销售市场,对德国企业而言是“巨大的机遇”。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将为各国发展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就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前夕,《纽约时报》记者来到该国亚得里亚海北端的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以不无感慨的笔调写道:“现在,由于中国的崛起,的里雅斯特似乎准备返回重新调整中的世界的中心。”今天,类似的里雅斯特的故事正不断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演。在全球各地的合作现场,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正是改写发展面貌、增进人民福祉的更大机遇。

未来,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老百姓更多受益的民生工程、绿色工程将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中国将与各国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打造新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深化合作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民生的改善、环境的保护。这是“一带一路”建设普惠包容、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体现。

法国政治家让·莫内说:“没有体制,一切不可持续。”国际发展领域从来不缺少形形色色的各类倡议,执行力是决定合作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截至目前,首届高峰论坛达成的具体成果落实率达到100%。高峰论坛打造的正是这样一个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机制化平台。

(五)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人民以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第二届高峰论坛在这样一个重要年份举行,备受世人关注。

共建“一带一路”,映射出一个积极构建对外合作新格局的开放大国。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又会促进一个国家强盛。从自身发展需求与时代演进大势出发,“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举措,展现的是一个致力于使更多国家共享自身发展成果和机遇的“不一样大国”。

2019年的春天,世人再次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看到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中国决心。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规章制定工作已启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且负面清单“只作减法,不作加法”;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加快推进……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对接中国大市场创造了广阔空间。

因为看到了“一带一路”的开放基因,人们对其接受度和信心不断上升。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加快开放步伐,相信‘一带一路’将把破碎的世界聚合起来,为各国发展和共同稳定带来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映射出一个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的负责任大国。“国际上的问题林林总总,归结起来就是要解决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问题。”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面对旧有全球治理体系出现的封闭化、碎片化、排他化以及代表性、包容性、公正性不足等问题,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中国方案,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创造受益更为均衡、也更可持续的治理效果。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涉及经济合作,也是通过经济合作改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使全球化更加健康,进而推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映射出一个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大国。“一带一路”浸润着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彰显了中国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今天,世界正“越来越小”,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东方智慧为应对时代挑战带来了全新视野与实践。根植于历史土壤的“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既是对丝路精神的传承,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真实体现。在回答“一带一路”是什么时,巴拿马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埃迪·塔皮尔罗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那将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第二届高峰论坛必将为共建“一带一路”进程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写就中国与各方合力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9日 01 版)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