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努力让基层扶贫干部奋发有为

武西奇

2019年04月18日14: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某些基层扶贫干部的叫苦、畏难、厌战情绪乃至逃离行为,值得警惕和正视。(4月12日半月谈)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扶贫干部打退堂鼓的,还真不是极个别现象。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某县,去年先后有17名县乡扶贫人员辞职或调走;西部某深度贫困县,2017年招聘了85名扶贫信息员,截至2018年底大约1/3的人已经辞职;据中部某村村民介绍,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就像跑马灯,两年里换了4任。

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离胜利已为期不远。在这个关键时刻,基层扶贫干部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而是打起了退堂鼓,多少有点出乎意料。辞职的辞职,调走的调走,人们不禁想问一句,他们这么做到底为什么?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工作任务重,扶贫工作本身就千头万绪,再加上搜集信息、填写数据、上报材料等等,导致一个萝卜顶了好几个坑,“5+2”“白+黑”成了工作常态,让扶贫干部直呼受不了。二是问责风险高,上面千张嘴下面两条腿,上级部门把各项任务分派下来,往往都要求高催得紧,完成的稍不如意、上报的稍不及时,分分钟就能背个处分,让扶贫干部压力山大。三是晋升空间小,由于受身份限制,大量事业编制的扶贫干部,事情没少干待遇却不同,汗水没少流奔头却不大,力气没少出机会却不多,让事编人员累觉不爱。

由此可见,基层扶贫干部关键时刻掉链子,确实暴露了不少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关键要用好“以问题为导向”这个抓手,勇于正视问题,善于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前不久,中办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今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通知的落实落地,基层扶贫干部身上的负担和压力,必将逐步缓解并切实减轻。

与此同时,还要用好选人用人“指挥棒”。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对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人才,应在职称待遇上给予特殊关爱,应在选拔任用上加大倾斜力度。另外,对事业编制的扶贫干部,如果实绩突出,应在公务员招录中给予照顾,应打破身份限制给予破格使用。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如此这般,才能消除扶贫干部厌战情绪,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心态决定状态。基层扶贫干部叫苦、畏难、厌战乃至逃离,这背后,也折射出个人心态不端。因此,加强对基层扶贫干部教育引导,让他们明白脱贫攻坚的意义和价值,同样不可或缺。思想疙瘩一旦解开,广大扶贫干部就会以担当作为的积极状态,为摘掉群众穷帽子倾情奉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无悔付出。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 武西奇文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