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莫做活在“那时候”的干部

李长安

2019年04月15日09: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要加油干了,再不努力就要落伍了”、“得好好学习了,再不学习就要落后了”……经常听见有干部这样提醒自己。然而,最近却听见这样一种声音:“还是那时候好啊!”音量虽小,却必须高度警惕。

哪些干部会把“那时候”挂在嘴边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这样的一些人。“守摊”思想严重的人。这种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行动上“穿新鞋走老路”,工作方式方法原始落后;“佛系”心态严重的人。这种人,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事随便,作风散漫,从来不与认真较劲。他们的口头禅就是“那时候xxx”。比如,“那时候,在办公室,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那时候,下基层,走走转转,车到山前打道回府不下鞍”、“那时候,每到节假日,吃吃喝喝,一路游玩一路歌”……

活在“那时候”的干部庸懒散浮拖,面对从严治党新形势很不习惯,显得很不适应,与新时代新要求格格不入,一遇到困难,面临挑战,就会条件反射地回忆起“那时候”,从而裹足不前,束手无策,阻碍发展,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一方面,升级思想意识。少数干部为什么总是提起“那时候”,还不是因为“这时候”的纪律约束更严,工作要求更高,管党治党更规范。要想适应新常态,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多看马列主义著述,多学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绷紧神经,过“紧”日子,自觉与新时代并轨,与党中央同向同行。

另一方面,用创新思维指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机械式工作,可能不会出错,但一定不会“出彩”。只有不断上进、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无论是“再见2018,您好2019”,还是“再见三月,您好4月”,时间总是日新月异,一天天不停地无声流走。要想做一个奋斗者、奔跑者、追梦人,就必须及时从“宽松软”的过去回到“严紧硬”的现实,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用拼搏迎接明天幸福的小康生活。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