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砥砺“悬”的定力

段官敬

2019年04月15日09: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历史上,“羊续悬鱼”“山涛悬丝”“周新悬鹅”等廉吏典故之所以流传后世、家喻户晓,皆在于当事人面对诱惑和贿赂,默契作出“同款”动作,把礼品“悬”挂在门口并以此明志,从而走出了围猎和陷阱,彰显清正操守和廉洁修身。对党员干部而言,履职用权若想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永葆纯洁作风和先锋本色,“悬”不失为一种正确抉择和有益借鉴。

有人送“意思”上门,是“拿”?是“悬”?是替民用权、从政为官必然要回答的课题。规矩在“拿”那一刻被践踏,纪律在“悬”那一秒被恪守。“悬”与“拿”两者一是一非、一对一错,有着明显区分和价值判断。但现实生活中,存在个别党员干部达不到“悬”的标准动作。比如有的舍“悬”求“拿”,心怀侥幸、屡试不爽,逐步腐烂堕落变质;再有的明“悬”暗“拿”,表里不一、“两面”做派,终究难逃“恢恢法网”;还有的时“悬”时“拿”,贪多厌少、私欲不足,践踏红线浑然不知。

一个简单的正步动作,需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悬”并非“一时兴起”和“心血来潮”就可以坚守的,而需涵养笃定和坚韧才可砥砺的,因为诱惑的魅力往往比想象中来的“猛烈”。明代《雪涛谐史》记载,有官员任前发誓“左手收钱烂左手,右手拿钱烂右手”。不久,有人送来金子。该官员碍于誓言不敢收,门人献计“用袖子收只烂袖子”,官员竟依之收礼。可见,贿赂“香饵”当前,能否独善其身不上钩,考验的是“悬”的定力和防变的免疫力。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党员干部若秉不住党性意识、守不住规矩底线,丧失“悬”的定力,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潮流之下,其下场和命运必然很“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党员干部而言,当官与发财从来是两条迥然不同的轨道。一旦在廉政作风路上变轨,必然会翻车“殒命”。揣摩“意思意思”背后的“假意”,看清“迎送往来”里面的“网罗”,对不该拿的坚决“说不”、对不能吃的坚决“闭嘴”。如此,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自勉自警,释放“悬”的大招,破除各种围猎的“套路”。

人皆有七情六欲。一般而言,走出“陌生人”围追堵截的关卡相对容易,摆脱“身边人”设下的“迷魂阵”却难。试想,“人情网”网网皆打“感情牌”、“枕边风”风风都能“软耳根”等等,假如此时丢失“悬”的武器和意志,就不可避免陷入被“拉下马”、栽跟斗的泥淖。新中国建立初期,福州军区龙飞虎因思念老领导周恩来,托人运来一筐桔子,并捎话请总理尝鲜。未料周恩来当即拒绝,大家觉得这样做有点不通人情。周恩来思索片刻,便以超过市价一倍的钱买下桔子,自此龙飞虎再也没有送东西来。足见,砥砺“悬”的定力,既讲究工作艺术和处事方式,更须涵养政治本色和作风品格。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砥砺“悬”的定力,不管多么绚烂的“糖衣炮弹”,都不能攻克廉洁自守的“金钟罩”和“铁布衫”。恪守规矩“咬定青山不放松”,执行纪律“立根破岩乱世中”,无论是东南的“围捕风”还是西北的“裹挟风”,让“悬”的定力筑牢精神信仰阵地,为政路旁定然是“清气满乾坤”。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