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涵养“让”的作风

段官敬

2019年03月11日09: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菜根谭》有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让”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胸襟,更是一种美德和品质。历史上,孔融让梨折射尊长爱幼的修养操守,鲍叔牙让利管仲“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彰显人格魅力。足见,为人懂得谦让、处世涵养宽容,不锱铢必较、少些市侩主义,能焕发内心的云淡风轻、氤氲品格底蕴。

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临走时,将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一段“半条被子”的佳话。于党员干部而言,“让”是在百姓群众面前葆有公仆心与责任感,在利益得失上拿好标尺、在舍己为民上鲜明态度。古人常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利万物”是本性、“不争”是内质。因而,党员干部涵养“让”的作风,既要恪守淡薄名利,又要砥砺职责使命。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一个谦虚恭谨的人,必然以温文尔雅的气质示人。一名涵养“让”的作风的党员干部,必然敢于担当、勤于奋斗、甘于奉献,成为组织和群众眼中的合格党员。如“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正是咱老百姓的教授”的李保国,扎实苦干使邢台前南谷换了绿装,被誉为“太行山愚公”。其实不计得失、孜孜付出的“让”的形象,在许多党员干部身上可以找到影子。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无不是看轻物质、财富、地位,看重奉献、作为、政绩。

可见,党员干部的“让”是宝贵而正确的价值追求,纯粹而笃定的政治本色。反观现实,不乏少数党员干部缺少“让”的作风。比如,有的喜欢出风头不想“让”,好抢彩头、工于心计,建功立业、勤勉耕耘时不见其人,要出成果、快出成效时常闻其声;再有的无利不起早不会“让”,蝇营狗苟、见“利”插针,对群众善于“吃拿卡要”、对上级精于“意思意思”;还有的沉迷“小集体”不愿“让”,无视大是大非、淡薄组织观念,为私欲己惠抵触规矩、违反纪律。

吃亏是福,能“让”则刚。在现实工作中,忠厚老实、了无算法的人表面上总是老吃亏、多干事、“活受罪”,而投机取巧、步步为营之徒,往往显得会来事、尝甜头、受欢迎。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组织和群众心中有杆称,能掂量出党员干部的“斤两”。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若摒弃“让”的作风,在非分利益上争先恐后、责任担当上推脱懈怠,早晚得堕入“恢恢法网”、误了“卿卿性命”。所以,党员干部要涵养“让”的作风,规矩做事、老实做人、安分守己、勤勉待公。

史书记载,清代大学士张英的老家人因与邻居建房产生宅基地争执,老家人修书给张英以期其出面解决。未料,他却寄回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正因“让他三尺又何妨”,才有“六尺巷”的美谈。党员干部涵养“让”的作风,多些“功成不必在我”的洒脱超然,多些“两袖清风朝天去”的守正廉洁,秉持事业前进的“人梯意识”、激发履职用权的“饮马投钱”,定可行稳致远、荡涤风采。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