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
2019年03月05日10: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公共自行车在解决城市“行路难停车难”、公交“最后一公里”、缓解城市拥堵和全民健身等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但从我们的报道看,能否拿出长效管理运营之策,是这些惠民之举能否长惠于民的关键。
城市公共自行车是个新鲜事物,国内城市大都还停留在“尝鲜”阶段。武汉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4年后陷入瘫痪境地,给我们警醒和教训:开始的时候热闹非凡,但没过多久,损坏、盗窃问题层出不穷,进而因经营不善,服务网点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与负责运作的企业之间,缺少长效的衔接和监管机制,政府满足于立项和一次性投入,企业则寄希望于短期能从中获取多少好处。
公共自行车毕竟是个公益性很强的民生项目,短期内项目本身能盈利的可能性很小,其他附属经营能否获益,则全仰仗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市场运作水平。好事要办好,关键就看各地政府,从立项建设到日常运营监管乃至对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问题出现后,是否能行使有效监管和落实惩处措施。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6日 14 版)
相关专题 |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