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厚积”方能“薄发”

郑端端

2019年02月27日16: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菜根谭》有云:“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噪急之念。”潜伏很久的鸟,会飞得很高;花朵盛开得早,也会凋谢得快。干事创业也是如此,只有经过沉淀积累、久经考验,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收获“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出彩。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积累。有一种植物叫毛竹,最初的几年一直都在土壤里,感觉不到它的变化,但是几年之后,却开始破土而出,疯狂生长,可以长到15米高。之所以有这样的“生长奇迹”,是因为起初,毛竹深深扎根土壤,根系延伸数百平米,是在为“薄发”积蓄坚实的力量。没有“厚积”,必然不会“薄发”,“厚积”是根本与基础,“薄发”需要“厚积”作为前提和条件。“厚积”方能“薄发”,“沉潜”才可“飞跃”。

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现实中一些人觊觎成功的无限“风光”,却不愿脚踏实地付出;有的怀揣“飞鸽”心态,出场不出力、出工不出活,心思游离于工作之外,“身在心不在”;有的终日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却从不称一称自己,看一看“有几把刷子”,做不出成绩就埋怨舞台太小;有的这山望着那山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刚干两三年,凳子没坐热,或干出点成绩,就想着换岗位、上台阶……凡此种种,人浮于事,本质上是心态不正、作风漂浮、官僚气严重,不愿踏踏实实付出、不肯埋头苦干努力,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往往事与愿违、功亏一篑,终将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这是告诫世人干事不能心浮气躁,而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倘若心静下来,沾染了浮躁,却在推经验、造声势上耍花腔、弄虚作假,就像随风飘摇的船没有了压舱石,不仅不会“薄发”,成不了大事,严重影响党风政风,更会对改革发展稳定不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急于进取、自负其功,对为官从政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党员干部要干为党创基业、立丰碑的事,来不得些许浅薄、半点虚名、丁点浮躁。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政绩观,摆正心态,潜心积累、见势而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撇开焦虑和杂音,拒绝诱惑和浮躁,把理想和追求树得高一些,把事业和责任看得重一些,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不计较一时得失、一事成败、一职高低,只有扎根沃土、苦干实干,多经历“热锅”的煎熬、实战的摔打,在艰苦环境、吃劲岗位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才能积蓄足够迸发的势能。

根往下扎,枝往上长,是植物生长的规律,也是干部成长成才的规律。“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大凡有所作为者,无不是脚下有根,扎根基层、扎根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涵养德才兼备的底气,积蓄向上的后劲。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力量,时时与群众共甘苦、共忧乐、共奋进,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对置人民群众利益于不顾而热衷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要及时调整处理,并大胆提拔那些潜心事业、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只干实事、能出实绩的干部,用鲜明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

为官从政、干事创业,就像种庄稼,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身处新时代,总面临很多诱惑,要沉下心来、处变不惊,苦心修炼、积蓄力量,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