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根治基层“痛点”任重而道远

朱波

2019年02月22日09: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岁末年初,《半月谈》总结了当前基层党政工作中困扰干部群众的十大痛点: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庸懒干部、典型速成、政策打架、上升“天花板”、幸福感缺失”等,可谓把脉精准、直击要害。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映射出的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大问题”。切实解决这些基层“痛点”,为干部“减负松绑”,应该说是基层的普遍心声。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句中医俗语,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从治病的角度来分析基层治理的“通”“痛”关系也是同理。基层之所以出现这些痛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上面的治理策略或手段,

在基层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治病、治人、治国的核心就在于一个“通”字。小到一个基层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如果体制机制不理顺、不畅通,就会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好的政策措施到了下面“变形走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下有呼声,上有所应。近年来,关于基层治理话题热度不断升温,这些热议的话题直接促成了部分中央文件的出台。如去年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出督查检查考核“瘦身减负”,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反响。然而,也要看到,当前仍有许多基层治理“痛点”依然存在,甚至出现新的“变种”。根治基层痛点,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在基层的影响仍然任重道远。

变“痛点”为“通点”,需要即知即改、雷厉风行。找出了问题就要马上进行整改,拿出措施和目标,不能视而不见、一拖再拖。拿干部群反映强烈的痕迹形式主义”来说,变形走样的痕迹化管理,使得基层工作陷入为“工作”而工作、为“留痕”而留痕的怪圈,要切断“痕迹形式主义”的尾巴,就得拿出针对性的诊断手段: 检查考核要不重视“留痕”重实绩,让基层干部从资料、表格中解脱出来,除了基本的工作记录要留下来,要花更多精力和时间走到田间地头干实事; 增加群众考核的权重,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检验工作绩效,彻底打消有人通过补录痕迹、无中生有制造“留痕”来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变“痛点”为“通点”,需要科学决策、着力于行。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等片面化、不合理的工作方式,看上去表现在下面,但根子出在上面,其往往跟上级部门决策不科学有关。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并不等于不要科学民主的论证,“拍脑袋”不等于解放思想。相关部门既要对有关“打架”法规的适用问题予以明确,又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基层的意见,如此才能避免下面在执行决策时“翻烧饼”。政出多门、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折腾的是基层,倒霉的是百姓。

变“痛点”为“通点”,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确保基层出现的这些“痛点”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抓一时一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一些地方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措施之所以没有坚持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没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啃硬骨头”的毅力,紧紧盯住“痛点”问题,一个一个破解,有条不紊、持续不断地抓下去。

变“痛点”为“通点”,需要智慧、勇气、胆识,当然也离不开理念的创新和实践的突破。解剖一只麻雀,可以看清弄懂内部结构;搞好一个试点,对于基层治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走出困境并打破僵局、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才能彻底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责编:任一林、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