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读懂“拒故人求官”的时代内涵

周丽云

2019年01月23日16: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唐宪宗时期,大臣裴垍在中书任职。有个官职不小的老朋友大老远来拜访他,裴垍非常热情地款待。朋友乘机请他在京城官府为其谋个判司职位,没想到裴垍却说:“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拒绝了老朋友谋取官职的请求。

事实上,裴垍的这位老朋友并不是无能之辈,而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只是因为他想谋取的职位不适合他,裴垍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并且说:“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某必不可”,将老友的请托拒绝得彻彻底底。裴垍的大公无私,由此也可见一斑。

按照封建社会官场的规则,以裴垍的地位举荐一个人在京城任职,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举荐是否真正出于公心,被举荐者是否符合任职条件、其能力是否与岗位职责相匹配,考验着为官者的政德修养。裴垍之所以要拒绝老朋友的请托,主要原因便是“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其天下为公的从政胸襟与气度,值得今天的为官者学习与深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的全面从严治党,最终目标是要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公正选人、公正用人,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推进党内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不能凭个人亲疏、好恶来取舍,也不能一味平衡照顾、论资排辈、降格以求,更不能把职务作为私相授受的个人资源。因此,对于今天的为官者而言,“拒故人求官”依然是需要不断修炼的“内功”。只有出于公心选人用人,为官者才能有识人之明、举贤之胆、容才之量,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吏治清明是政治清明之本。尤其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需要扫除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通过公正选人、公正用人,更好地激发广大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汇聚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劲力量。为此,裴垍“拒故人求官”的案例,应成为新时代的为官者强化政治自律、校正用人理念的一面“镜子”。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