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记者 李玉长

2019年01月22日08:1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郑重宣示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

对 话 人

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金民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李志勇

1 掌握贯穿讲话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金民卿: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彻底的人民立场。强调了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用历史的、联系的观点,系统梳理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大历史性事件的历史逻辑,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同改革开放40年之间的实践逻辑,科学阐释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奠基、开创、跨世纪、新世纪与新时代等不同阶段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理论成果,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贯通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讲话突出地强调了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主体创造性的内在联系。全面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领导人民在指导思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建等方面的重大战略和辉煌成就。这些成就雄辩地阐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一次伟大革命,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记者:我们应如何使用这些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

金民卿:在全面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整体把握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2 科学认识所处历史方位,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意引用毛泽东同志名句“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请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我们应如何科学认识它。

金民卿:毛泽东同志的这段经典语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即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期讲的。这个重要论断既深刻总结了革命的伟大成就,更提醒了全党必须要牢记“两个务必”,以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开始新的历史征程。

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同当时的历史情境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段话就是要表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全面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是,我们决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更不能犹豫不决、徘徊彷徨,甚至被已经取得的成绩冲昏头脑,而必须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更坚定的信念,继续跋山涉水,勇于克服困难挑战,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记者:讲话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有何现实意义?

金民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强调“信仰、信念、信心”十分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处在百年未遇之变局,处在改革开放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党全国人民务必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能够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法。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破除各种思想上的迷雾和障碍,确保理论上的高度清醒,不被各种错误思想所遮蔽;另一方面,要正确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发展中的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能够确保新时代改革开放始终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道路关乎事业成败。突出地强调坚定信念,就是必须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领导中国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自主性创造。在新时代,我们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世界历史性意义;进一步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进一步确信中国的改革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进一步确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此基础上,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 弘扬历史传统,践行时代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记者:为什么说“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李志勇:改革总体上是中国历史常态,4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传统的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富有改革的智慧和经验,先贤认为国家、民族要发展就必须善于变通、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三千年前的《诗经》就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宋代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中国历史中,有着无数次改革和变法的实践,既有商鞅变法、汉武帝改革等成功经验,也有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失败教训。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传承历史上的改革文化,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对外经贸往来,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郑和下西洋就是中华民族开放发展的生动史实。既“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又不忘“以我为主”,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中国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各国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加以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发展的,佛教中国化就是明证。约在两汉之际,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既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智慧,也体现了40年对外开放的特色和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放精神。

记者:100名受表彰的改革先锋身上最突出的精神特质是什么?

李志勇:时代精神!这是一个时代社会现实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精神升华,也是一个时代人们精神风貌的凝练概括。在当代中国,改革创新精神之所以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现实和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高度浓缩了当代中国的实践形态,已成为当代国人较为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40年来最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创新。改革先锋身上体现着这一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开放是闯出来的、试出来的,“先行者”“探索者”“倡导者”“先驱”“探路人”“带头人”,改革先锋身上这样的表述,生动地诠释了改革精神。

第二,勇于攻关、不断突破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成功的关键。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在理论、实践、制度、科技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的过程。“开拓者”“开创者”“创造者”“创建者”“创新者”“创立者”“发明者”,就是创新精神的缩影。

第三,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精神特质。“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次表彰的企业家、科学家、运动健儿,以及在各行各业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人物,不少都是身处逆境、百折不挠、不懈奋斗出来的,都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

第四,爱国敬业、心底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次表彰的改革先锋,不少都是立足岗位、任劳任怨、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他们是亿万劳动人民的缩影。

记者: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在各自工作中培育和践行时代精神?

李志勇:当前,改革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发展实践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不同工作领域的党员干部要各有侧重。

在经济领域,要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协调意识、开放意识;在政治领域,要强化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在文化领域,要强化引领意识、包容意识、交流意识、文化创新意识;在社会领域,要强化民生意识、共享意识、社会公平意识、社会协同意识;在生态文明领域,要强化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代际责任意识;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强化理论武装意识、执政能力建设意识、党内民主意识、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意识、从严意识、责任担当精神。

对党员干部而言,简要地说,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要加强学习反思,注重精神品质养成;二要模范实践,注重行为习惯训练;三要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遵守规则约束。(记者 李玉长)

(责编:任一林、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