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以理论突破扫清思想障碍、推动实践创新

学苑论衡:经济体制方面的三个重要理论突破

黄少安

2019年01月21日08: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理论突破,扫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关于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理论突破,找到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路径;关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理论突破,促进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其中,在经济体制方面有三个重要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理论突破。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实行一大二公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超越发展阶段,束缚了生产力发展。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大力改革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前,一些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就致力于研究商品经济,并论证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众多经济学者参与了这一理论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与统一,并提出进行股份制改革、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有效路径。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理论突破,扫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作出了贡献。

关于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理论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是有条件、有成本的,经济体制转轨的方式和路径是可以选择的。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推动改革开放时,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社会性质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一些西方国家大力推销“休克疗法”和“华盛顿共识”,但采用这套理论和做法的国家却纷纷陷入社会动荡与发展停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学界认清了“休克疗法”和“华盛顿共识”的实质和弊端,没有受其影响,而是提出、论证了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理论。其内容主要是:改革与开放并举,以开放促进改革;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举,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先易后难地推进改革,评价改革难易程度的依据主要是制度变革成本的高低、达成共识的难易程度和改革对利益关系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政治、社会稳定为条件。关于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理论突破,探索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路径,不仅有效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发展,而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理论突破。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然趋势。这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集约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是引导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大理论和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既有利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又符合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要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就探索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办法。一些经济学者积极参与这一探索,努力提供学理支撑。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标志着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幕开启,正在有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为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21日 09 版)

(责编:任一林、万鹏)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