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西奇
2018年12月26日10: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兵团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文章。其中提到:在1961年1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大声疾呼:“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我希望同志们回去之后,要搞调查研究,把小事撇开,用一部分时间,带几个助手,去调查研究一两个生产队、一两个公社。”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当年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后来的国民经济调整摸清了情况、夯实了基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不必讳言,在时下的领导干部队伍里,不愿主动往下沉的并不鲜见。此前,网上曾流传着一条段子:现在交通便捷了,一些干部到基层走访反而少了,对基层情况两眼一抹黑;如今通讯发达了,一些干部与群众沟通反而难了,对群众需求一问三不知。寥寥数语,不仅道出了群众的心中苦闷,更是对葫芦型干部的无情讥讽。
调查研究是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是确保方针政策正确行使的根本方法。把党的传家宝运用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沉下去的自觉。挤些时间去现场摸实情,花点精力入村户听民意,为官一任才能不负造福一方的从政初心。反之,躲在办公室查资料,坐在会议室听汇报,必将贻误一方发展,甚至偏离执政为民坐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作出的部署、推动的改革,有没有水土不服,是不是契合民意,群众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倾听反映,就能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补足存在的短板,尽快修正发现的问题,从而使改革红利真正惠及人民,发展成果切实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领导干部愿不愿勤走群众路线,能不能大兴调研之风,关键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重心下移的干部有位置,让浮在上面的干部丢乌纱,只有释放出这样的鲜明信号,才能引导干部在沉下去中夯实从政基本功,在接地气中增强执政底气。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