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柱
2018年12月11日17: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岁末年终,各类检查、考核接踵而至。作为盘点一年工作成果、展示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自我总结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式,年终考核自然而然也受到了很多单位的重视。
然而,有的基层干部反映,年终考核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怪象”。有的单位认为,年终考核就是看看资料、听听汇报,走走过场,“工作做得好,不如总结写得好”,以材料厚度作为成绩标准,考核成了“材料秀”;有的写总结,洋洋洒洒,成绩一大堆,对问题却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轻描淡写,蜻蜓点水似的点一下;还有的投机取巧,另辟蹊径,以“跑”代“考”,注重找关系、跑门路,让考核“变了味”。
“变了味”的考核既考不到实处,核不出实效,与年终考核的初衷背道而驰,又浪费各级资源,增加基层负担,反而滋生了形式主义。
俗话说,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却在主席台。年终考核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沦为“材料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领导干部在考核过程中过度依赖于纸面上的“考核材料”,以材料的厚度,辞藻的华丽程度简单作为评判标准,活脱脱把年终考核沦为“材料考核”。就比如,有的为图简单省事,对整个考核过程进行“精简”和“瘦身”,本该实地走访查看的精简为“提交照片”;本该到指定考核单位查阅台账资料的演变为“送货上门”;本该面对面民意访谈的最终却是“线对线”打电话征求意见;有的甚至连考核报告都是拿被考核单位的自查报告简单拼凑修改而来。
要知道,绝大多数“考核材料”都是被考核单位提前精心准备的,没有哪一个被考核单位和部门不想在被考核过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不乏会有一些弄虚作假,掺杂“水分”、“杂质”的考核材料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如果不调查研究,仔细辨别,多方求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单听一面之词,单凭一纸考核报告,单靠一堆考核材料,是不可能全面客观了解掌握被考核单位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势必会影响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和精准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年终考核是一个系统工程,贵在精准,要在精准,要把精准思维贯穿于考核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培养精准思维,精细操作,精准实施,才能考出真效果。选准考核人员是前提。围绕考核内容,精心挑选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敢于担当、作风扎实的干部承担考核任务,并针对考核组成员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短期业务培训,确保“会考、能考、善考”。做细考核工作是保证。聚焦考核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下足“绣花”功夫,“一针一线”做细做实考核工作,确保考核“力度不减、环节不少、要求不低”,能“到现场”的坚决不“在会场”;能“面对面的”坚决不“线对线”;能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重形式方了解掌握实情的绝不单听一面之词,单凭一纸报告,单靠一堆材料。排除干扰因素是关键。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敢于较真碰硬的态度,尽可能排除一些干扰考核结果的主观客观因素,少听“精心准备”的专题汇报,多听随意挑选各方意见;少走刻意安排指定路线,多走自选路线;少看“前院”和“盆景”,多看“后院”和“死角”,彻底挤掉考核材料当中的“水分”和“杂质”,力求全面深入准确掌握被考核单位的工作实绩、部门作风和口碑形象。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