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写材料”岂能成村干部的主业

周丽云

2018年12月04日15: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在基层走访中有村干部说,希望上级部门加强对写材料方面的指导,我们村干部文化水平本来不高,现在经常要写一些报告、总结之类的,实在是太为难我们了。

原来这位村党支部书记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高中生,不仅在电脑操作方面比较费劲,而且对公文写作规范知晓不多,写作质量更难以保证。但如今乡镇要求报送的文字材料比较多,又没有人进行专业的指导,因而对于写材料,常常是“绞尽脑汁”都做不好。

村(社区)干部为写材料的事发愁,笔者还是第一次听到。在笔者看来,村(社区)干部的主要工作是访民情、解民忧、济民困、惠民生。如果村(社区)干部将主要精力都用在写材料、填报表、拍照片等“留痕”上面,哪里会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因此,一些基层群众反映“见不到干部”的问题,恐怕也与村(社区)干部闷头写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村(社区)干部沦为“材料匠”,可谓当下饱受诟病的“过度留痕”形式主义的一个现实案例。一些上级部门要求报送的文字材料,往往在时间上要得很急。有的部门、乡镇为了“省事”,也对下面交来的材料提出过高的质量要求。到了村(社区)这一级,没法搞“压力传递”的村(社区)干部们,只好费劲心思琢磨写材料的事。在“留痕”上过度关注,服务群众、做实事的精力自然不够。

当下基层群众最期盼的,依然是更实在、更有温度的干部工作。如针对村务公开,相对于公开栏上张贴的详实但也繁琐的公示内容,有群众就反映还不如过去的高音喇叭有效果。也有“不太好打理”的群众说:“只要干部来和我摆摆龙门阵,啥问题都好解决。”这就说明,要真正将工作做进基层群众的心里面,各级干部就一定要沉下身子抓落实,而不是关起门来写材料。

当然,新时期的基层治理工作,面临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如何有效提升村(社区)干部的能力素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的村(社区)干部选任工作,就对干部学历作了一定的要求,而且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也将村(社区)干部轮训纳入年度计划。但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要求村(社区)干部必须聚焦工作“主业”,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连心桥”的作用。如果让村(社区)干部一味沉迷于写材料,不仅是本末倒置,而且不利于和谐干群关系的建设。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