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选人用人导向研究

蒋平 等

2018年12月04日09:40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

[摘 要] 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关乎党的执政地位。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关键是落实选人用人导向,实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要健全科学有效的选人机制、系统全面的育人机制、精准细化的评人机制、务实管用的正人机制。要运用科学优化的方法,持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完善干部培养教育举措、强化干部管理监督。

[关键词] 选人用人;机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C9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270(2018)05―0053―05

[作者简介] 中央党校厅局级干部进修班(第70期)“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研究专题二支部第12课题组。成员:北京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平 (执笔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岳志君,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工会主席段纪军,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张兴会,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正厅级)张举,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王懂棋(指导教师)。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事业中探索并形成了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选任用人导向,即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和注重基层的导向。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摒弃过去简单地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的做法,确立了新时代好干部的具体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关乎党的执政地位。选人用人导向是风向标,选什么人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我们认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关键是健全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依靠科学优化的方法,实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

一、健全完善的机制

落实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要建立健全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有效机制。

(一)健全科学有效的选人机制

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党组织最有发言权。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同时,要强化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决摒弃过去那种简单以票取人、以分定人、回避矛盾的做法,确保“票”和“分”作为参考而不是依据,推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工作风清气正。

第一,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看待干部,重才更要重德。坚决纠正重业务、轻思想,重能力、轻作风的误区。各级党组织要擅察德才,健全考察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深入了解干部,为每个干部精准“画像”。要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观其见识见解;考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

第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首先要坚决防止“朋友圈”“同学圈”“老乡圈”带来的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打破区域壁垒和条线梗阻,在更大视野、更宽领域广纳群贤。其次要以事择人,增强人岗匹配度。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经历、学习能力、德才实绩、专业特点和性格兴趣,知道他干过什么、干了什么、干成什么,力求把最合适的人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再者是用当其时,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一时间发现和使用好干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的时效性,引导更多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第三,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要突出对工作实绩的考察,杜绝“门面工程”“形象工程”,不让“老黄牛”式的干部和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防止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大力选用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富有全局观念、秉公用权的干部,坚决排除那些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而不顾大局的干部。同时,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尽责者担责。

(二)健全系统全面的育人机制

落实选人用人导向,需要系统全面的育人机制提供配套支撑。

第一,突出双向努力。“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需要加强自我修炼,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各级组织则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拓宽培养渠道、搭建历练平台,推动干部的素质、能力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步提高、良性互促。

第二,突出顶层设计,系统、广泛地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培训工作的整体效应。重点是要将干部培训成果和选任用人工作相衔接,对于看得准、有潜力的干部要提前预判、提前培养,确保党的事业薪火接续,从而避免急用现找、硬着头皮上,甚至带病提拔。还要将培养关口前移,从青年人群体中发现并培养一部分德优的拔尖人才作为党的事业的后备军。

第三,突出关键领域。一是要抓好党性教育,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人生的总开关,帮助干部更好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二是要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有针对性地帮助干部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立足党长期执政的需要,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实践锻炼。促进干部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第四,突出重点导向。一是要注重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选人用人面向基层倾斜,重视基层干部的培训质量。二是要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下大气力抓好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储备。对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

(三)健全精准细化的评人机制

落实选人用人导向,需要精准细化的评人机制提供计量校准。

第一,注重考核的全面性。辩证地考核评价干部。正确处理显绩与潜质、发展与基础、存量与增量、效果与效益、干事与干净的关系,建立以定量与定性相统一的考核办法,做到既看数字又不依赖数字、既有德的定性又有绩的定量。

第二,注重考核的立体性。要把各条线、各部门、各专项工作的考核结果整合运用起来,加强平时考评、培训考评、定期考核、专项工作考核、重大事件考核之间的相互补充,变“静态考评”为“动态考评”,变“单一考评”为“综合考评”。

第三,注重考评的针对性。破除“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惰性,探索建立共性要求与个性差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不同部门要围绕自身职能、主营业务区分岗位要求分类考核。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细化标准,以分层分类的考核排名让同质同类的干部在同一赛场上赛跑。

第四,注重考核的精准性。着力做到标尺精准、对象精准、方式精准、结果精准。树立对党组织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考核标尺,坚持部署什么就考核什么,职责要求什么就考核什么。按照知情度、熟悉度、关联度等合理确定考核对象。采取全景扫描与重点察访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侧面了解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考评结果要经得起推敲验证。

(四)健全务实管用的正人机制

落实选人用人导向,需要务实管用的正人机制提供续航动力。

第一,推动标准的严格化。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的标准就是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要求以及党的各项监督制度,并不断织密制度的笼子。

第二,推动内容的系统化。一要强化干部选拔任用重点环节监督,坚持内外结合、全程监督,事前防范、严格把关,聚焦问题、强化检查,有规必依、违规必究。二是要完善干部日常监督,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管好思想、管好言行。三是要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的监督,特别是要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严格执行一把手异地交流任职和履职回避制度。

第三,推动措施的完善化。经常性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模范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加大提醒、函询和诫勉工作力度。党委(党组)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和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干部监督机构加强与纪检监察、信访、巡视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二、运用科学优化的方法

落实选人用人导向,必须根据新形势下选人用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干部选、用、育、管的方法:

(一)持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第一,动议上“唯需不唯人”。为了做到因需选人、人事相宜,避免因人设岗,要经常性地分析干部的履职表现、队伍结构、职务情况,摸清干部工作、生活、个人品行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掌握班子建设的结构状况和发展需要,建立优化干部队伍的“大数据”。还要广泛听取对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和意向性人选等方面的意见,掌握干部的专业、经历、性格与职位的匹配度,合理制定选拔任用实施方案,改变“点将式”“定向式”的动议程序。

第二,民主推荐上“唯德才不唯票”。坚持将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观票而不唯票。一是优化推荐顺序,优先采用先谈话推荐后会议推荐的方式,既充分体现群众公认,又有效避免“海选”带来的无序与分散的问题,帮助党组织集中民意。二是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按照知情度、关联度、适当代表性,让知情人投知情票,杜绝跟风票、不知情票和抬轿子票。三是参考民主推荐情况合理确定考察对象。将干部民主推荐率情况与领导班子、分管领导、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平时掌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结构的基础上,严格把关,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和提任人选,防止简单地“唯票取人”“唯分取人”,引导干部沉下心来实干,凭工作实绩晋升。

第三,考察上“唯一贯不唯一时”。一是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看人前更看人后,看唱功更看做功,看显绩更看潜质。研究干部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和家风传承,关注干部八小时以外动向及其社交圈、朋友圈,既关注干部公德,又了解私德。注重从群众“微访谈”和口碑中了解干部,利用好考察谈话中的弦外之音、外调中的意外收获。坚决避免因选用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或“才胜德”类型的人给事业造成损失。二是注重立体识别。综合运用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和个人事项报告、民主测评以及个别谈话等考察方式,并结合党务部门掌握的日常管理、考核、监督等情况及干部一贯表现评判干部整体表现。三是强化日常跟踪考察。改变“考察就是要提拔”的思维和工作定势,建立以任职考察、任中考察为节点,以日常跟踪考察为线条的干部日常监督体系,全程记录干部实绩和工作表现,以备后用。

(二)持续完善干部培养教育举措

第一,关口前移式布局,推动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倡导源头培养,在大学甚至中小学阶段提前布局,实现人才使用局面从先统一培养后费力识别向提早发现、针对培养、匹配使用转变,最终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第二,递进台阶式培养。统筹干部教育资源,对处于职业生涯各阶段的干部加以针对性培养。一是对年轻干部多“补钙”。把握年轻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思维活跃、多变化、易出偏差的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突出内容,加强教育引导。适时组织年轻干部赴井冈山、延安等革命教育基地接受传统教育,通过体验式培训和互动教学,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对业务骨干多“加油”。强化精细化培训服务理念,以专业课堂为依托,针对性集中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培养,着重提高其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力,培育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三是对领导干部多“充电”。抓住“关键少数”,通过调训、集中轮训等方式让领导干部接受脱产培训。突出战略思维和领导能力培训,帮助领导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培养宏观视野,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增强“八个本领”。

第三,步步为营式历练。一是探索初任干部培养模式。针对初任干部业务能力“一张白纸”、职业习惯尚未养成的特点,将其职业生涯起步阶段的培养工作设置为分步骤、递进式的几个环节进行培训。让干部培养链赢在起点,帮助初任干部树立良好的职业习惯,科学引导其职业生涯发展。二是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通过基层干部“上挂”、机关干部“下挂”、岗位轮换等,安排其到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重要改革、突发事件等任务中挑担子、炼作风,通过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提升其把握主要矛盾的能力、认识大局大势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三是完善“纵向分级、横向分类”的干部培养路径。将干部培养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岗位干部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增强针对性,为干部个性化成长成才扫清障碍、提供平台,确保“能上的干部具备条件”“上了的干部有提高”。

(三)持续强化干部管理监督

第一,将严管与厚爱结合。聚焦“关键少数”,坚持抓早抓小,着力解决干部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防止干部成长“黄金期”变成“危险期”。一是选任监督上,坚持“三个不上会”“凡提四必”和“五个不准”,杜绝“硬伤”。加大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检查力度,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举报反映多的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充分发挥巡视利剑的作用。认真开展“一报告两评议”,把评议结果作为开展巡视和重点检查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为官不为。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抽查增加随机性,避免产生心理预期。加大履职回避等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频率,使之常态化。科学运用领导干部函询与诫勉等方式,加大履职问责力度。着力治庸治懒治散,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关注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尝试采用社区报到的方法,防止出现干部监督盲区。三是干部管理上体现温度。经常深入干部中间,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考察就不谈话、不暴露出问题就不重视、干部不上门就不约谈的错误做法。

第二,激励和约束并重。一是将好干部标准具体化为可评测、可操作的考核内容,考准考实。注重日常考核,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干部优缺点,指出干部短板,帮助干部提早纠偏,完善自我修养,提升综合素质。优化年度考核,科学设定考核内容、指标、方法,发挥好“指挥棒”作用,真正考出实绩。二是增加考核维度。除了单位内部上级、平级、下级的维度外,还要增加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公众的评价维度,必要时还应参考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结果。三是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激励约束、追责问责有机结合,针对性采取措施。四是持续畅通干部“上”“下”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特别是发挥“下”的“鲶鱼效应”,打破“官位铁交椅”,打破没有违纪违规就能坐稳官位的传统,对各方面一致反映不担当、不履职、不负责、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干部果断采取降职处分,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选人风气和用人机制。

第三,将容错和纠错齐抓。一是科学甄别。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客观公开看待干部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出现的失误过错,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甄别是非界限。二是大胆容错。破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旧思想,坚持客观、公正、合理的考评,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取心,避免干部因回报和风险不对等而不想为、不敢为。对改革创新中遭受误解、委屈乃至冤枉的干部,大力主持公道,及时澄清还干部清白。对恶意中伤诬陷他人、干扰改革创新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查处。三是整改纠错。对干事创业者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错误甚至失败,要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引导其及时发现症结所在,让干部真心认错悔错及时改错。对认错态度好、主动挽回损失消除影响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明知故犯,我行我素的违法违纪问题,要追究责任、严厉惩处。

[参考文献]

[1]倪玉平.曾国藩的选人与用人智慧[J].人民论坛,2016(5).

[2]王龚倩.国外公职人员分类选用机制研究--基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视角[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硕士论文,2015.

[3]宿彦.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干部观[J].红旗文摘,2015(2).

[4]苏保祥.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干部队伍[J].中国农村金融,2016(16).

[5]邹铭.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鼓劲撑腰[J].党建研究内参,2018(2).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第5期)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中国领导科学》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