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杏
2018年11月28日10: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时下,在很多工作汇报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表述:“要对某工作进一步提高重视”“将从三方面提高某工作的重视程度”……当前,个别领导干部把“提高重视”作为了汇报工作中的“百搭词汇”,任何一项工作只要谈及不足,似乎只要在改正举措前冠以“重视”之名,便成为了无可挑剔的“妙计良方”,更有甚者,不看实际情况、不做具体分析,为应一时所急直接在上一年的汇报材料中“提高重视”之前加上“进一步”三字,而材料中的种种“重视”之举也在汇报完成后成为了过眼云烟。
诚然,在实际工作中,某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首要任务就是竭力改正与完善,要相较于之前拿出更多的精力、给予更多的关注,力求做到有所改、有所成。但当“提高认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条件反射”,“引起重视”只是为求文稿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标配”,这种机械化的“为了重视而重视”必然难对推动工作起到实效。
“纸上重视”折射出了个别领导干部对“套路化”工作模式已然形成了路径依赖,但凡是要求抓整改、促落实的,便把“提高重视”挡在前,看似积极回应,实际上是推脱责任、逃避现实的“伪积极”。生活中有种“假沸”现象,豆浆没有烧开时就会沸腾,因豆浆中皂素受热膨胀会产生大量泡沫,造成已经烧开的假象,这种豆浆喝了后容易中毒。悬浮在纸面上的“提高重视”无异于“假沸”的豆浆,看似有模有样,其实却只是表面热闹,产生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
事实上,重视程度决定了事业发展的高度和走向,但倘若“重视”本身都是虚假的,又怎能保质保量地让预期目标得以实现?又倘若不能理清楚工作中缘何不足、落后在哪,又怎么能找到“重视”的落脚点?“提高重视”应当是贯穿事业发展始终的,它不应只放在某一节点上,更不应沦为“纸上谈兵”,与其绞尽脑汁拼凑汇报中的条条框框,不如先回归到工作本身,重新审视工作,少动“歪脑筋”、杜绝“抄近路”,真正拿出整改到底的诚意和决心,直面矛盾和问题,让“重视”跳出“纸面”、落到地面,有力地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让重视之后有实干、出实绩、奏实效。
抽离出汇报材料当中的“提高重视”,应当是涵义丰富的。于领导干部而言,“重视”之中,有对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有对组织信任的庄重承诺,有对百姓期许的真诚回应,更有对自我选择的坦荡与无愧。“不换无策,只怕无心。”领导干部只有把“重视”二字落在心上,才能真正让工作的“落地有声”变为“落地生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