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中国改革理论的演进逻辑

严书翰

2018年11月20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中国改革理论的演进逻辑

  中国改革理论经历了从改革实践中来,又回到改革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指导改革实践,从而形成中国改革理论。既不能认为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没有任何理论准备,又不能认为一提出改革开放就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改革理论,它必须从改革实践中来,又回到改革实践中去,并以新的理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

  中国改革实践与改革理论相互推动、相得益彰。中国改革的直接动因是摆脱贫困,缩小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帷幕,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到五年,就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来没能解决的农村温饱问题。之后,我们党在总结农村改革的基础上,适时地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在总结改革开放近十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尤其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后,鲜明地提出改革不能停步、改革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系统总结以往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认识的论述。比如,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为重要指导思想,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重要关系;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等。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40年改革开放实践和成功经验基础上,已经形成由六大理论支撑的中国改革理论体系即“改革六论”,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改革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重要论述的提炼和概括。改革目标论——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这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在改革目标上的生动体现。改革动力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但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改革主体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依靠力量。要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也就是说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条件论——推动改革开放需要有安定团结的社会条件。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这既是我国40年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原因,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条件。改革保障论——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改革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是关于怎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途径的理论,是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顺利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我国40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理论和改革探索良性互动等,这都属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范畴。

  中国改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一定要而且能够为人类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所决定的。正因如此,深刻领会和客观介绍中国改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应有之义。首先,中国改革的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又不能对西方现代化模式顶礼膜拜;既要融入时代潮流,又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决不照搬国外模式。其次,中国改革开放为当今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既包括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贡献,还包括无法用数字来表达的贡献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卓越的智慧就是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最卓越的方案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这些都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的贡献。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编:万鹏、黄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