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党员干部当有“讨”的敬畏

段官敬

2018年11月15日14: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下村走访,偶然听到两位村民在聊天。其中一位问另一位,“刚才去哪了?”。另一位回答说,“我去菜园子讨菜去了”。笔者很疑惑,为什么村民要去讨菜呢?问过村干部才知,当地百姓觉得菜是土地上长出来的,是菜园恩赐的果实,所以村民把去自家菜园摘菜称为“讨”菜。

从一个“讨”字,可以读出农民对“土为万物之母”的敬畏和感激。在艰辛耕耘、挥汗播种之后,收获每一粒粮食、每一根蔬菜瓜果,依然铭记是大地的馈赠和自然的赏赐。作为党员干部,权力来自于党和人民,用权是为党尽忠、替民办事。更应秉持对党和人民的敬畏,多一些“讨”的敬畏和谦卑,在权力面前保持一份恭谨、一份虔诚、一份庄重和一份神圣。

春秋时期的宋国大夫正考父,在家庙鼎上铸上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公式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并常以此自勉,奉为出仕做官的信条。古之圣贤把权力当做责任和重担,提拔晋升越快、态度越是恭谦。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书《致诸弟·喜述大考升官》中说道,“格外之恩,非常之荣,将来何以报称?惟有时时惶悚,思有补于万一而已”。

然在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面对权力,没有“讨”的敬畏,更多是“挣”的傲气。比如有的认为自己功劳大,组织提拔是理所应当的、个人晋升是当之无愧的;再比如有的觉得权力是付出和回报等价交换,获得权力就可以为己所用,从权力中捞好处;还有的为了谋权大搞“自我设计”,通过拉关系、搭天线等歪门捷径“显神通”,把权力当做个人价值和本事的彰显。诸如此类,缺乏正确的权力观与价值观,在合格党员的轨道上脱轨、背道而驰。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员干部秉持“讨”的敬畏,要明白“你是谁,为了谁”的初心使命,永葆谨慎用权、依规尽责、遵纪履职的品格操守。正如邓小平所言,“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多一些“怕”的意识,懂得权力的来处和去处,用权时多用心中的秤砣称一称,掂量好为民办事的分量和替党尽忠的含量。

党员干部涵养“讨”的敬畏,就是要淡忘权力表面的“锦衣”,知晓权力的本质归属和位置,从而正确处理好党员与群众、权力与干事的关系。有一副对联说得好,“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党员干部之权本是公权,权得权失无关紧要,干没干事至关重要。因而,党员干部要把“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作为人生定位和价值坐标,砥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