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不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活力

张国玉

2018年10月30日15:4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不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活力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激发制度活力,敢于突破,主动作为,在优化资源配置上下功夫,用制度来盘活资源、提高效能。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注重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赋予制度生机和活力;同时,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着力激发制度活力,保障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统揽“四个伟大”的动力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四十年的快速持续增长,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来说在于确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富起来的关键因素。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逐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以这些基本制度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体制机制。这些制度和体制相互联系、相互协同,形成一整套较为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制度优势和制度活力具体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这些制度活力的发挥凸显的是功能优势,而党的领导则是本质优势。

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活力就会荡然无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及时总结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地方经验,上升为顶层制度设计,然后推向全国,推动事业发展。

激发制度活力、发挥制度优势的两条历史经验

从历史经验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激发制度活力,我们有两个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党领导一切”这一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地位,这是事关党的领导权巩固的根本问题。坚持党领导一切,最根本的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必须服从中央。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这也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顺畅运行、发挥效能的关键。

第二,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有效领导方式,这是涉及党的领导力发挥的基本问题。党领导一切,并非党直接管理一切。党的领导力的发挥重点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党的领导力集中体现在统揽全局把方向和协调各方聚力量两大方面:一方面各级党委在大局问题上必须牢牢把握方向,坚持走正确道路;另一方面各级党委要充分调动人大、政府、政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凝聚中国力量。

坚持好两条历史经验,要注意防止“两个下降”。一方面,要防止党的领导在个别地区和部门弱化、虚化、边缘化,甚至下降到用业务办公会替代党委会,“不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要防止把党的领导下降为“党的管理”,用党的领导替代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直接表现为党委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包办一切,从而使得党的领导没有重点、力量分散,难以发挥强大的领导力。这两类行为倾向不同、形式各异,但最终结果都是导致党的领导力下降,甚至会削弱党的领导权。

概言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我们探索出发挥制度优势、激发制度活力的重要经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既要牢牢把握领导权,又要有效发挥领导力。有了领导权,才能更有权威地明确方向和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效率地形成制度体系,激发制度活力;有了领导力,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和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激发干群活力。反之,党的领导涣散,就没有方向和效率;党的领导变为党的管理,制度就缺乏活力和力量。

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

一定的制度体系总是服从于特定的时代发展阶段,服从于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我们的制度设计中有一些仍然是重点针对过去我国落后的生产力这一问题的,难以完美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国情和满足统揽“四个伟大”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激发制度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也要坚持自我完善和发展,主动适应新挑战和新任务,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完成新时代的使命和目标。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解决推进“四个伟大”的动力机制。与其他动力机制相比,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因此,通过制度改革、创新来激发制度活力是实现“四个伟大”,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途径。

激发制度活力与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内在统一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着力激发制度活力和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整体来说,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领导力,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需要从宏观制度、中观机制和具体制度三个层面着力。

第一,在宏观制度方面,要善于运用党的专门委员会、党的领导小组等制度优势,激发各方面活力,汇聚各方积极性和力量,统筹解决好跨地区、跨部门的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好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不好解决或需要长期解决的区域发展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等,为解决发展难题,推动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了显著成效,再次印证了党的领导小组这一制度优势。

在省(区、市)及以下层面,党的领导小组依然有独特优势。比如,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历史中形成的特殊区域,老区人民为革命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但由于多地处偏远、资源禀赋有限,发展难度较大,需要特殊举措推动。福建省常设“老区办”,同时设有“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或“老区扶建领导小组”,形成了权威性的议事协调组织构架,二者共同构成了福建省相对稳定的老区工作体制机制,确保了老区整体工作的稳定、健康、规范向前发展。

第二,从中观机制来说,善于运用联合党委等制度形式,激发各单位活力,破解一个地区涉及多单位、多部门的基层治理难题。

所谓联合党委,就是在不改变原有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干涉其内部事务的情况下,突破传统模式,由党(工)委牵头,所辖部门、地区党组织参与,联合本辖区部分部门单位党组织、有影响力的“两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成立的复合型党组织。

在基层治理中,基层党建工作协调沟通不够、服务资源有效整合不够、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不够等成为“老大难”问题。比如,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因分工差异,隶属关系不同,时常会因协调不畅,导致居民遇到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2017年8月,浙江杭州拱墅区在浙江省首创成立“三方办”,建立联合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全区三方(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搭建沟通平台,明晰各方责任,强化监管落实。联合党委成立后,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推动祥符街道方家埭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共同协商、合力寻找资源,很快将失修近4年的橡树园小区西门坡道修好。联合党委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制度优势得到生动展现。

第三,从具体制度来说,善于运用“专班制”等责任到人、奖惩到人的制度形式,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解决干部活力不足的问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意愿,引领和推动干部积极作为、善作善成。

激发制度活力,干部要敢于突破,主动作为。这既需要党员干部强化担当精神,也需要组织强化制度设计,以制度力量释放干部活力,创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解决干部后顾之忧。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的出台、容错纠错机制的完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正在被持续激发。各地也在加强干部人事制度创新,不断探索激活制度活力和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的新办法。

专班制是浙江衢州市委、市政府为确保重大工程、重大专项、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全面落地,从全市各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专班,统筹联动、跨界融合,创新干部选用制度形式的探索。赴京赴杭100多趟,召开70多次审查会论证会研讨会,对接各方专家超过260位……一年里,杭衢高铁项目专班实现了从谋划争取到启动前期再到开工准备规范高效推进。专班制度让一批重点工作快速推进,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实现了抓人与促事的高度统一。

专班制,对干部而言,责任具体到人、效果具体到人、激励具体到人,干多干少组织和群众看得到,干与不干就是不一样,极大地增强了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也强化了干部队伍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这些探索和创新,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激活各方面制度、激发干部活力的有益尝试。这些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给干部干事指出明确方向,提供不竭动力,形成有效机制,塑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制度的领导力,必将推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新的胜利。

(作者张国玉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责编:王玥芳、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