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要有“非吾所有”切莫取的警醒和自觉

林伟

2018年10月12日14: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大千世界,物欲横流,诱惑太多。正如陈毅元帅诗中所言:“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这些确实都是迷失自己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抵御诱惑,不迷失自己,不违背初心呢?这就要有“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警醒和自觉。

“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一生为官做人的准则。王安石27岁时开始任县令,不仅勤政、优政,而且十分廉洁。据说他晚年患有哮喘病,药方中有一味药是紫团山的人参,但此参很难找。有一个人正好有,就给王安石送去了几两,不料王安石坚决不要。有人劝他:“你的病没有这种药治不好,为治病考虑,又何必推辞呢?”王安石说:“我没有用紫团参,不也活到了今天?”他坚持“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秉持“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为官做人准则,王安石不以金钱萦心,不为利已做官,人品刚直,官品清正,不仅赢得世人赞赏,甚至连政敌都不得不承认他“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污点”。这种能近墨而不黑、出淤泥而不污的品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时下,一些任性“伸手”的贪官,落马后总是埋怨社会风气不好,推脱自己的贪腐是“受官场大环境的影响”,怪罪“客观环境不利于廉洁”……他们怨天怨地,就是不怨恨自己。其实,他们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地步,说到底还是那些老话:“木必先腐而后虫生”。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裂缝的蛋,能不招来苍蝇吗?能保持身心干净吗?

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汉唐盛世,国泰民安,一样有贪官遗臭万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一样有清官流芳百世。王安石能近墨而不黑、出淤泥而不污,靠的是自己内在的品德,靠的是始终保持“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警醒和自觉。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同样的体制下,为什么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杨善洲、史来贺、任长霞、吴金印等一大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都能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始终保持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关键在于他们道德高尚,正气在胸,都有着 “非吾所有”切莫取的警醒和自觉,都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当官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故能以正胜邪,以直胜曲,如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坐着谈,不如起来行。要保持“非吾所有”切莫取的警醒和自觉,就必须深明“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的道理,算好公私分明的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的欲望,自觉地把静心寡欲作为一种品格来锤炼,抵制诱惑,节制私欲,洁身自好,不让“贪欲缠身”。尤其是在私下底、无人时、细微处,更要时时处处如履薄冰,严格要求,不该去的地方一定不要去、不该拿的东西一定不要拿、不该交的朋友一定不要交,真正做到脑清、眼明、口洁、手净、脚稳,成为“五官”端正、形象端庄的好党员、好干部。

如此说来,廉洁从政的路上,党员干部都要以王安石一生为官做人的准则为明镜,经常看一看以启发自觉,深入想一想以反躬自省,时时秉持“非吾所有”切莫取的警醒和自觉,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过好“亲情关”“友情关”“节日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练就百毒不侵的金刚体,防止思想变质、信仰变异、行为变形,在慎初、慎微、慎独、慎终中走好自己的从政路、人生路。

(责编:任一林、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