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考察干部多把“功夫下在日常”

吴桂桃

2018年10月12日14: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工作这么多年,对组织讲这么多话还是头一次,不少积压在心里的话都讲了出来。”……连云港市改进干部考核方式,对全市103家市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开展日常考核,综合研判、系统了解班子运行状况和干部德才表现,进一步提高精准识人科学化水平。(10月9日人民日报)

为治以知人为先。所谓知人,要求组织部门摸清干部的“底子”,全面深入、历史辩证地为干部画像。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准确识别干部,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就会任人不当、用人失误。考察既是识别干部的手段,也是选人用人的基本环节。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察其是否符合选拔任用条件,有无影响选拔的情形。

考察干部不能临时抱佛脚,启动干部选任程序后,仅凭个别谈话、实地考察、集体面谈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等,很难深入了解干部的综合素质,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考察时间毕竟有限,而考察的内容无限,如何确保考实考准干部呢?需把考察的功夫下在平时。正如毛主席所言,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在日常中看党性定力,考察其政治标准。政治标准是选拔干部的首要条件,必须党性定力强,政治素质过硬。要在日常中,察看干部的言行举止,是否以党员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勇当先锋堡垒。有无反对党的领导,是不是服从党的领导和安排,有没有抵触党的方针政策行为等。尤其是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有没有清醒的头脑,是否坚定理念信念,能否做到坚定维护党的领导与权威等。

在日常中看处事能力,考察其履职担当。春秋时,郑国子产善于识人,“择能而使之”,反对官员去做不胜任的工作,将之比作“操刀伤锦”,必成大害。坚持政治标准为先的前提下,履职能力尤其重要。在艰难险重条件下识别干部,在重大任务中考察干部。必须要将想干事、能干事、能够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既要对勤政有为干部肯定与褒奖,更要激励干部奋发有为,让有为者有位,有担当者有机会。

在日常中看名利态度,考察其境界格局。境界决定高度,名利是干部境界的“试金石”。过度看重名利,势必因名为利跌跟斗。观察干部的名利态度,有无争名夺利行为,是否不择手段为名为利。倘若在名利面前表现过度,事事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强调自己的得失,一旦提拔重用,极易因权生利,以权谋私。干部需划清公私界限,选拔任用一心为公,竭力为党为国奉献付出的干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组织部门要当好“千里眼”“顺风耳”,考察干部需要延伸触角,善于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收集干部的勤能情况,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闲时备来急时用,为干部选拔任用掌握准确一手材料。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