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2018年10月12日14: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天一小检,十天一大检,不是在接受检查,就是在准备迎查”,这种督查检查过多过滥的问题即将得到整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为解决检查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作出制度安排,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进一步激发干部担当实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督查检查和考核,本是促进工作取得实效的一种手段,有利于掌握工作进度、总结工作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达到推动工作落实的目的。但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各类检查层出不穷,检查方法重材料而轻实效,过于注重查资料、看记录、听汇报,不仅导致基层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台账资料上,而且导致基层干部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焦头烂额,腾不出足够的时间做工作、抓落实。有的检查“鸡蛋里挑骨头”,抓住一些细枝末节不放,列出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甚至通报批评、问责处理,给基层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影响按计划抓工作的节奏,挫伤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必要的形式是工作的反映,但过多的检查就会滋生形式主义。整治检查过多过滥和实效不强的问题,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执行上限的“硬性规定”,撤销那些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虚头巴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做到不乱开口子、不巧立名目、不兴师动众,防止重复扎堆、层层加码、多头检查,使检查更加精炼精准,让基层聚精会神抓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督查检查方式方法,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防止搞花拳绣腿、繁文缛节,避免做表面文章、玩文字游戏。坚持以事实说话、凭实效评价,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把检查的焦点聚集到工作落地落实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上。
督查检查只是手段,推动工作才是目的。注重把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问题导向不偏不移,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而要抓重点、抓本质、抓关键,切实发现影响工作落实的主要问题、有关政策需要完善的环节和层面。认真做好督查检查的“后半篇”文章,不简单以问责代替整改,不简单搞终身问责,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整改问题、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上来,真正使督查检查成为推动工作的“助力器”和“指挥棒”。
制度的生命在执行。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强化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把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作为改进党的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重要抓手,作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进一步激发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必要途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专项清理,大幅度压缩督查检查数量,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确保有关要求落到实处,严防反弹回潮,着力提升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真正给基层减负、为工作增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