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好人主义”的老调不该常谈 

周丽云

2018年10月08日15:3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某单位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好人主义”成了高频词,仔细梳理一些领导干部的发言材料,“好人主义”的问题可谓每年都在反思,但整改效果却不甚了了。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喜欢拿“好人主义”来“说事”,一是自己本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再则就是认为“好人主义”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无论是用于自我批评还是批评别人,似乎都“无伤大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在对待“好人主义”的态度上,还存在相当大的认识偏差。

奉行“只栽花不栽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领导干部,常常会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虚化”“弱化”,对分管范围党员干部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是及时提醒纠正,而是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而在规章制度的执行方面,也是选择性执行,让制度沦为“弹簧门”“稻草人”。长此以往,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往往会受到污染、遭到恶化。因此,“好人主义”的老调不该常谈。

“好人主义”者看似对谁都好、不得罪人,实际上是拿组织原则、党和人民的利益做交易,本质上是个人主义。是非不分、公私不明的“好人主义”,历来受到从政道德的贬抑。孔子甚至指出:“乡愿,德之贼也”,认为“好好先生”是伪君子。而对于“好好先生”的识别考察,孔子也指出:“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人,组织上要认真加以考察,识清“好人主义”者的真面目。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好人主义”现象严重,则必须引起上级党组织的重视。要深入查究一下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不当、干部管理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作风纪律松懈等问题。这些具体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好人主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只要立足具体问题查细查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好人主义”者才会无所遁形,“好人主义”歪风才能得到遏制。

全面从严治党的终极目的,是要构建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向“好人主义”开刀,已成为新形势下整治“四风”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对于奉行“好人主义”的领导干部而言,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必须提高政治觉悟、强化思想警醒,不能再把“好人主义”当成“口头禅”,而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既严格自律,又管好下属,使清风正气得到弘扬,才能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责编:张恬恬、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