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为爱国报国办学育人

任少波

2018年09月29日18:53    来源:学习时报 --

原标题:为爱国报国办学育人

家国情怀根植于历史情怀。中国高校或产生在民族自救的危难之际,或诞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之中,出身即具备中华传统和革命文化的基因、为民族振兴奋斗的基因。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办者的宗旨就是“实学救国”。抗战中,浙大志在保存文脉,流亡5000余里仍坚持办学不辍,几乎没有停课,创造了“文军长征”的奇迹,为国家集聚一批世界级人才,取得国际先进科研成果。1938年,学校处在颠沛流离中,在广西的乡村,校务会议定“求是”为校训,确定以“树我邦国、天下来同”为结尾的校歌。校歌传唱至今,爱国传统也延续至今。

家国情怀落足在育人情怀。9月21日,中央军委批准全军新增的两位挂像英模之一的林俊德就毕业于浙江大学。电视剧《马兰谣》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林俊德响应召唤,一干就是一辈子,参加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的故事。林俊德在他的生命最后10个小时,仍在病床上坚持工作,被称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培养的这样献身国家建设的校友还有很多。23位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浙大校友有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9位获得者中浙大校友有5位。

家国情怀实质是大地情怀。中国的大学既要在学术水平上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又要响应“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基础,两者要取得统一。近些年来,浙江大学制订《面向2030科技创新计划》,按照浙江省的发展需求制订服务行动计划,与全国多个省区(市)、浙江省的几乎全部县市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浙大科技城在杭州科创大走廊中成为两大核心之一,“浙大系”成为浙江创新创业“新四军”之一。

家国情怀升华为奉献情怀。浙江大学以实干践行使命,以担当诠释忠诚,走在前列的办学地位不断稳固,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了浙大实践,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样板”。改革成功和事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广大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是发扬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脚踏实地,求是创新,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态度和行动。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过程中创立事业、发展学校,在奉献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成就自身,攀高峰、入主流、创一流,真正把爱国报国的情怀转化为建功立业的实绩。

(责编:程宏毅、姜萍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