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私恩”“公法”当两道

周丽云

2018年09月17日08:4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东汉顺帝时苏章为冀州刺史,他的一位故人任清河郡太守,有劣迹,苏章准备查办他。于是请这位太守把酒言欢、畅叙平生友谊。太守以为老朋友苏章定能为他遮盖罪行,苏章却说:“今夕苏儒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举发并判定了太守的罪行。

注重人情伦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之一。所谓知恩图报,受了别人恩惠,就要懂得去报答。这也是清河郡太守面对老朋友苏章时,理所当然地认为苏章应该保护他的原因。但知恩图报有一个前提,就是当“私恩”面对“公法”、存在两难选择时,厘清公与私的界限、自觉做到秉公执法、廉洁用权,正是从古至今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一贯要求。

但揆诸现实,一些领导干部被私恩“绑架”、或者将私恩凌驾于公法之上的案例,却不在少数。要么送钱送物、向“关照”自己的领导“报恩”,要么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有恩于己的人谋利,要么对关系亲近者的违规逾矩行为,不是及时劝导批评,而是刻意护短纵容,使本应纯洁清爽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变了味。

如何正确处理私恩与公法的关系,照见着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和义利观,始终知晓为官做事尺度的领导干部,才能避免因损公肥私、徇私枉法而遭遇人生的“滑铁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恪守私恩与公法两道,守住行使公权力的原则和底线,正是领导干部讲政德的生动体现。

“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这是毛泽东同志坚守的私恩与公法两道的准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恪守私恩与公法两道的优秀共产党人不胜枚举。朱德同志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弄清公私之分,指出:“我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缴,只有我读过的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你们可以拿去学习。”陈云同志常告诫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动。国家今天不查,明天不查,早晚都要查的。记住这一条,你就不会犯错误。”当一些领导干部还在因亲情难拒、私恩难却、人情难了而纠结不已时,不妨静下心来、品读这些优秀共产党人讲政德的生动故事,从而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

政德隆,民德昌;政德毁,民德降。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只要领导干部带头严以修身、正心明道,自觉厘清公与私、情与法,遇事找关系、凡事讲人情的不良社会风气,就会逐渐得到扭转。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清新爽朗的社会风气,才会得以彰显与弘扬。

(责编:张恬恬、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